小曹山
在今广西宜州市东三十二里。《方舆纪要》卷109宜山县:小曹山“下有潭,今筑为寨,名水寨”。
在今广西宜州市东三十二里。《方舆纪要》卷109宜山县:小曹山“下有潭,今筑为寨,名水寨”。
明弘治十一年(1498)置,属振武卫。治所即今山西宁武县。清雍正三年(1725)改置宁武府。明弘治十年(1497年)十二月置,治今山西省宁武县。属山西都指挥使司。后废。
清以镇西堡改置,属铁岭县。即今辽宁铁岭县西北镇西堡镇。《清一统志·奉天府二》“唐王营堡”条下:“正西堡在(铁岭)县西北二十里。”
即今江西兴国县西均村乡。《清一统志·吉安府二》:均村市“在万安县东南一百三十里,接兴国县界”。在今江西省万安县东南。清属万安县。
即今广东台山市西南海中漭洲。《清一统志·广州府》 “上川山” 条: “又西有漭洲岛,皆在海中。”
北周明帝时改齐乐郡置,属齐通郡。治所在丹棱县东北二十里(今四川眉山县西北)。武帝时改为洪雅县。古县名。北周明帝置,治今四川省丹棱县东北。属齐通郡。武帝改为洪雅县。
①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南六十里。上有禹庙。下有龙潭。《元史·睿宗传》: “拖雷既渡汉,金大将合达设伏二十余万于邓州之西,据隘待之。……及金人战于禹山。” 即此。②在今河南禹州市北。《方舆纪要》 卷47禹州
①在今福建大田县西。《方舆纪要》卷97大田县:大富山“在县西六十里,接漳平县界。上有泉,一乡之田俱藉其灌溉”。②在今湖南长沙市北。《方舆纪要》卷80长沙府:大富山“在府北七里。一名罗洋山。峰峦峭拔,流
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四十四里,接江苏宜兴市。《茶经·八之出》: 湖州 “生山桑、儒师二寺,白茅山悬脚岭,与襄州、荆南、义阳郡同”。清光绪 《长兴县志》 卷12: 悬脚岭 “以其岭脚下垂,故名”。
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耿庄镇。相传唐时高丽大将盖苏文曾居此,故名。
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刘备改犍为属国置,属降都督。治所在朱提县(今云南昭通市境)。辖境约当今滇东北全部及贵州、四川的小部地。西晋属益州。东晋属宁州。晋以后辖境逐渐缩小。南齐改南朱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