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郡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置,属万州。治所在今四川达县或宣汉县境。西魏属通州。隋开皇三年(583)废。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置,属万州。治所在今四川达县或宣汉县境。西魏属通州。隋开皇三年(583)废。
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 置,在今新疆皮山县东藏桂乡。
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约七十里。《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拒马堡在助马东十余里,嘉靖二十四年筑,万历初增修,周一里有奇。”
即今广东兴宁市西北二十里龙田镇。明嘉靖《兴宁县志》卷2:“冷水井,俗呼冷井水,又两岐:一至大垅田(垅或作龙)。”
①在今山西应县东南三十里小石口村。《方舆纪要》卷40繁峙县:小石口堡“在大石口西五里。堡城正德九年筑,万历二十八年增修,后又增筑北关。今城周二里有奇”。②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明正德九年(1514)筑,
北宋置,属南昌县。在今江西进贤县东北。南宋时改名润陂镇。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属陕西都司。治所在宁夏城内(今宁夏银川市)。清雍正二年(1724)废。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置宁夏县。
明置,属普安州。在今贵州普安县西。
在今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西。《方舆纪要》卷115嶍峨县:三元洞在“县西十五里。两山并峙,东西二门高十余丈。洞分三层,可容一二百人”。在云南省文山县城西、西华山悬崖绝壁上。为一天然秀丽而险峻的溶洞,有并列
即今广西岑溪县之义昌江。《清一统志·梧州府》: 泷底江 “在岑溪县南。源出县东南凤凰、黄陵二山及西宁县排埠,西流名竹子河。又西合大峒水、乌峡水绕城南,经皇华山麓,为皇华江。至县西北石泷山,水行石隙中,
在今河北滦县南。《新唐书·地理志》平州马城县:“东北有千金冶。”为冶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