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寿昌县

寿昌县

①西晋太康元年(280)改新昌县置,属吴郡。治所在今浙江建德市西南五十二里古城山村。南朝梁属新安郡。隋开皇九年(589)省。唐永昌元年(689)复置,属睦州。载初元年(690)又省。神龙元年(705)再置,徙治今浙江建德市西南二十六里寿昌镇,寻迁治白艾里(今建德市西南二十二里桂村),后还治今寿昌镇。北宋宣和三年(1121)属严州。南宋咸淳元年(1265)属建德府。元属建德路。明、清属严州府。民国初属浙江金华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58年撤销,并入建德县。

②南朝宋改寿良县置,寄治无盐县(今山东东平县东南)。北魏改为寿张县。

③唐武德二年(619)置,属沙州。治所即今甘肃敦煌市西南破城子。《元和志》卷40寿昌县:“因县南寿昌泽为名。”后废。

④1913年改武昌县置,属湖北鄂东道。治所即今湖北鄂州市。1914年改名鄂城县。


(1)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析敦煌县置,治汉龙勒故城(今甘肃敦煌市西南南湖附近)。因县南寿昌泽为名。永徽元年(650年)废。乾封二年(667年)复置。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又废。后复置。属沙州。西有阳关,西北有玉门关。建中二年(781年)地入吐蕃。大中二年(848年)为张义潮所取,后属曹氏。约五代、宋初废。敦煌石室有晋天福十年(945年)写本《寿昌县地境》。(2)古旧县名。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以新昌县改名,治今浙江省建德市西南大同镇西。属吴郡。南朝梁属新安郡。隋废。唐永昌元年(689年)复分雉山县置,寻废。神龙元年(705年)又置,治今建德市西南寿昌镇,属睦州。南宋咸淳后属建德府。元属建德路。明、清属严州府。1958年并入建德县。(3)旧县名。(1)1913年改武昌县置。以宋曾于此设寿昌军得名。治今湖北省鄂州市城区。又因与浙江省寿昌县重复,1914年更名鄂城县。(2)湘鄂赣根据地设。1935年由湖北省崇阳县东南山区析置,治金塘镇。1936年撤销。


猜你喜欢

  • 平羌堡

    明置,属宁夏右屯卫。即今宁夏银川市西南四十里平吉堡。清有把总外委驻防。

  • 卢山县

    ①北周置,属离石郡。治所在今山西中阳县境。隋大业初并入修化县。②隋仁寿三年(603)升卢山镇置,属雅州。治所即今四川芦山县。《元和志》卷32卢山县:“因(卢)山为名。”大业三年(607)属临邛郡。唐武

  • 窣勃野

    即悉补野。西藏吐蕃王朝建政前的称号。《旧唐书·吐蕃传》 载吐蕃王室祖先 “遂改姓为窣勃野”。地在今西藏山南地区乃东、穷结等县境。

  • 越公堂

    隋建。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城。《方舆胜览》 卷57夔州路: 越公堂 “在瞿唐关城内。隋杨公素所为也,杜甫 《宴越公堂》 诗: 此堂存古制,城上府江郊。落构垂云雨,荒偕蔓草茅”。

  • 秺城

    即垞城。在今江苏铜山县北。《魏书·显祖献文帝纪》: 天安元年 (466),诏尉元救彭城,“尉元军次于秺”。即此。

  • 礼山县

    ①隋开皇九年(589)改东随县置,属应州。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以礼山为名。大业初属义阳郡。唐初属应州,武德八年(625)废。②1933年析孝感、黄安、黄陂三县及河南罗山县地置,属湖北省。治所在毛家

  • 杨林泽

    即嘉利泽。在今云南嵩明县东南。《清一统志·云南府》:嘉利泽“即杨林泽也。或谓之杨林海子”。

  • 西固县

    1913年于西固城置,属甘肃渭川道。治所即今甘肃舟曲县。1927年直属甘肃省。1954年迁驻宕昌镇,改名宕昌县(后改设舟曲县)。旧县名。1913年由阶州直隶州所属西固分州析置,治西固(今甘肃舟曲县驻地

  • 姚村

    ①即今河北定兴县西南姚村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7定兴县图: 西南有姚村镇。②即今山东曲阜市西北十五里姚村镇。清乾隆《曲阜县志》 卷36: “姚村,有集。”③即今河南林州市北姚村镇。民国 《林县

  • 章谷屯

    清乾隆四十八年 (1783) 置,属懋功厅。在今四川丹巴县。1914年改置丹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