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富民县

富民县

①辽置,为丰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三十里白塔村西南古城。元至元四年(1267) 省入丰州。

②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黎灢千户置,属中庆路。治所在今云南富民县东南五里旧县。明属云南府,迁治螳螂川北岸即今富民县。嘉靖中迁旧城,万历四十二年 (1614) 复还今治。后迁北山,崇祯十三年 (1640) 移还今治。民国初属云南滇中道。1916年直属云南省。

③元至元十五年 (1278) 置,属威州。治所在今云南楚雄市东南十四里富民。至元二十一年 (1284)废入威楚县。


(1)古县名。(1)辽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白塔村,为丰州治。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废入丰州。(2)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治今云南省楚雄市东南富民村,属威楚路。二十一年废。(2)今县名。在云南省中部。属昆明市。面积1030平方千米。人口13.8万。辖2镇、7乡(含1彝族苗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永定镇。因“境内尚觉富庶,故以富民称之”。《今县释名》:“滇池水之下委,为螳螂川,过县北,资为灌溉之利,故以富民名县。”唐属昆州。南诏为拓东节度地。宋大理时称黎瀼甸,属善阐府。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富民县,治今旧县,属中庆路。明、清属云南府。明万历初迁治今址。1913年属滇中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0年属武定专区。1953年改属楚雄专区。1960年划归昆明市。地处滇中湖盆高原北部,石灰岩广布,普渡河流贯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产稻、蚕豆、小麦、玉米、油菜籽、烟草等。特产板栗、柑橘、鸡、香椿。工业有铸管、机械、水泥、预制构件、农机、黄磷、冶金、化工、金属制品、食品等。昆攀公路纵贯西部,昆东公路纵贯东部。名胜有河上洞、宝石洞。


猜你喜欢

  • 赤铸山

    一作尺铸山。在今安徽芜湖市东郊。《舆地纪胜》卷18太平州:赤铸山“在芜湖县东北八里。《旧经》云,楚干将铸剑之地”。又楚干将墓,“《图经》云,在赤铸山”。

  • 萨尔浒山

    在今辽宁抚顺市东三十余里大伙房水库东南隅。明万历四十七年 (1619) 后金与明军大战于此,努尔哈赤大败杜松等三路大军,史称萨尔浒大战。《清一统志·兴京》: 萨尔浒山 “在城西一百二十里。天命四年,太

  • 滇越

    古族名。《史记·大宛传》: “然闻其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而蜀奸出物者,或至焉。”秦、汉时期滇越在今云南腾冲一带,处从蜀通身毒的交通要道上。

  • 西路右翼右末旗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右翼右末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图木尔布拉格西。

  • 夹门镇

    北宋置,属临邛县。在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六十里夹关镇。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3:“临邛夹门镇山险处,得瓦棺长七尺厚二寸,与今木棺略同,但盖底相反,骨犹不坏,棺外列置瓦器,皆极淳古。时靖康丙午岁,李知几及

  • 回蹬山

    在今云南禄丰县西。《清一统志·楚雄府》:回蹬山“在广通县(今广通镇)西十五里。相传阁罗凤侵柘东城至此,雷雨天昏,其下劝之回,因名”。

  • 白?山

    亦名白碛山。在今湖北房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9房县:白��山“在县西北。宋建炎中,王彦败贼桑仲于白��山。即此”。

  • 悬鼓砦

    宋置,属溆浦县。即今湖南溆浦县东北六十里镇宁司。元改名镇宁堡。

  • 官浔镇

    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北五十四里官浔镇。清光绪 《漳浦县志》 图: 县东北有官浔。在福建省漳浦县北部、大南溪西岸。面积82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官浔,人口 7890。昔为平和、龙海、漳浦三县水

  • 扞关

    ①一名楚关。在今湖北土家族自治县西七十里巴山村南。《战国策·楚策》:张仪说楚王曰:“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不费马汗之劳,不至十日而拒扞关,则从竟陵巴东,尽城守矣。”《史记·楚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