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富平县

富平县

①秦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宁夏吴忠市西南黄河东岸。东汉为北地郡治。永和六年 (141)因羌乱,北地郡内迁,寄居冯翊,旧土废弃。复置富平县,移治今陕西富平县西北十里怀德城,仍属北地郡。西魏大统五年 (539) 移治今富平县西南三里。隋大业初属京兆郡。唐属京兆府,开元中移治义亭城 (在今富平县东北十里旧县村)。天复二年 (902) 属鼎州。五代梁属裕州。后唐属耀州。金废入美原县。元复置,属耀州。治所仍在今富平县东北。明初徙今富平县,万历三十六年 (1608) 改属西安府。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

②西汉改厌次县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惠民县东四十里桑落墅镇。成帝徙封张安世孙张延寿为富平侯,即此。东汉永平二年 (59) 复改厌次县。

③北魏置,属西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肃庆阳县西南驿马镇。西魏废帝省入彭阳县。

④北魏正光末置,为营丘郡治。治所在今辽宁锦县东境。隋开皇初废。

⑤唐置,属椳州羁縻州。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后废。


(1)古县名。(1)秦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西南,属北地郡。东汉为北部都尉治。永和六年(141年)羌乱,内迁,寄治冯翊,旧土废弃。(2)西汉宣帝改厌次县置,治今山东省惠民县东桑落墅。属平原郡。东汉明帝复改名为厌次县。(3)北魏神䴥中破赫连定后置,治今甘肃省庆城县西南。属西北地郡。北周废入彭阳县。(2)今县名。在陕西省中部。属渭南市。面积1233平方千米。人口75.5万。辖16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窦村镇。战国秦国地,厉共公二十一年(前456年)于今美原镇古城村置频阳县。秦属内史,汉属左冯翊。东汉末曾于今县西南置怀德县,后废。三国魏于怀德故城置富平县。十六国前秦于今薛镇土木坊置土门护军。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泥阳县并入富平,北地郡治由泥阳迁通川(今流曲镇),土门护军废入同官县(今铜川市)。景明元年(500年)废频阳县并析同官县之一部于旧址复置土门县。西魏大统五年(539年)徙富平县治于石川河北岸(今窦村镇贾家堡)。废帝三年(554年)改北地郡为通川郡。北周孝闵帝二年(558年)于富平县置中华郡。建德二年(573年)废,富平县改属冯翊郡。隋开皇三年(583年)撤通川郡、冯翊郡,富平属雍州。大业二年(606年)土门县废入华原县。义宁二年(618年)复设,属京兆郡。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再废土门县。咸亨二年(671年)析富平、华原、蒲城各一部于土门故址东北侧今美原镇建美原县。开元元年(713年)富平县治迁义亭城(今华朱乡旧县村),与美原同属京兆府。天祐三年(906年)于美原置鼎州。五代梁贞明元年(915年)更鼎州为裕州;唐废州,富平属耀州,美原初属同州后属耀州。金皇统二年(1142年)省富平入美原。元初析美原南部地于义亭城复置富平县,至元元年(1264年)省美原入富平成今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徙县治于窑桥寨(今窦村镇莲湖)。明、清属西安府。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省。1949年属陕甘宁边区三原分区。1950年属咸阳专区,1953年属渭南专区,1956年直属陕西省。1958年撤销富平并入铜川市。1961年以原区域复设,属渭南专区,1969年属渭南地区。1970年徙治今址。1994年属渭南市。地处关中盆地与陕北高原过渡区。石川河及其支流温泉河为境内主要河流。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棉花、蔬菜为主。矿产有煤、铁、石灰石、坩泥等。工业有延压设备、农机、水泥、焦化、化工、乳品、陶瓷等。侯西、咸铜铁路及西禹、西包公路经此。古迹有唐中宗定陵、代宗元陵、顺宗丰陵、文宗章陵、懿宗简陵和王翦墓、李因笃墓等。


猜你喜欢

  • 癸辛街

    在今浙江杭州市上城区清湖桥附近。明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 卷13: “取癸辛方向,其门巷曰癸辛街。” 宋末学者周密居所,著 《癸辛杂识》 六卷于此。

  • 关右

    即关西。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三国魏王粲《从军》诗:“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地区名。古人以西为右,亦称关西。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三国魏王粲《从军》诗:“相公征关右,赫怒震

  • 川拓寨

    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求吉乡。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置川拓寨土千户。民国《川西边事辑览》第四编:“川拓为潘州故址,形势重要。”

  • 杨家会镇

    一名杨夹沙镇。北宋置,属繁昌县。在今安徽繁昌县东北。《清一统志·太平府二》 作杨家沙:“在繁昌县东北四十里大江中,即青沙洲之东境也。与江北奥龙河巡司相对。明初置河泊所于此,后废。”

  • 回隆镇

    即今河北魏县西南回隆镇。旧属内黄县,明于此置回龙庙巡司。《方舆纪要》卷16魏县:回隆镇“在县西南六十里。隆,亦作龙。相传宋真宗北征时,回銮经此,因名”。在河北省魏县西南隅。面积55平方千米。人口4.8

  • 甘露寺

    ①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一里北固山上。始建于三国吴,唐、宋又重建。《新定九域志》:“甘露降于此, 因以名。”②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五十里甘露镇。清嘉庆《资州直隶州志》卷5:甘露寺“唐僧真德建。明正统十二年,寺

  • 张家岭

    在今江西都昌县东北一百二十里张岭乡。《清史稿·地理志》 南康府都昌县:“县丞驻张家岭。”

  • 勃特山

    亦作拔特山、蒲特山。唐时属苑汤州。即今阿富汗东北境巴达克山。

  • 禄福县

    西汉置,为酒泉郡治。治所即今甘肃酒泉市。《续汉书·地理志》、《晋书·地理志》 作福禄县。隋改名酒泉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酒泉市,为酒泉郡治。东汉《郃阳令曹全碑》:“拜酒泉禄福长”,即此。《续汉

  • 西乡侯国

    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长沟镇东侧土城。《汉书·王子侯表》:初元五年(前44),封广阳顷王子容为西乡侯国。东汉废。西汉元帝封广阳顷王子容为西乡侯置,治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长沟镇东侧。属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