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州新城
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五十里双髻山下。北宋初,蛮置富州于此,谓之富州新城。《宋史·地理志》 沅州: 熙宁六年 (1073),以 “富州新城为镇江砦”。即此。
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五十里双髻山下。北宋初,蛮置富州于此,谓之富州新城。《宋史·地理志》 沅州: 熙宁六年 (1073),以 “富州新城为镇江砦”。即此。
①隋开皇十六年(596)改常乐县置,属爱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大业初属九真郡。唐武德五年(622)为顺州治。贞观元年(627)属爱州。唐末废。②1913年改安顺府置,属贵州贵西道。治所即今贵
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史记·孝文本纪》:西汉文帝元年 (前179),“封淮南王舅父赵兼为周阳侯”。《正义》 引 《括地志》: “周阳故城在绛州闻喜县东二十九里。”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绛县西。另说
1914年由原伊犁道袭置,属新疆省。治伊宁县(今新疆伊宁市)。辖境约当今新疆伊犁、塔城两地区(乌苏、沙湾、和布克赛尔三县除外)及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916年,塔城、额敏二县划归塔城道。1928年废。
元至正二十四年 (1364) 朱元璋改武昌路置,为湖广行省省会。治所在江夏县 (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辖境约当今湖北蒲圻市、通城县以东,长江以南,阳新县以西地区。洪武九年(1376) 为湖广布政使司
即上、下罗计堡合称。上罗计堡在今四川珙县南七十里上罗镇; 下罗计堡在今四川珙县西南五十里下罗乡 (老堡场)。明于两处调叙南卫官兵戍守。
在今广西玉林市东南。《方舆纪要》卷108郁林州“张道岩”条下:“《志》云:州东南二十里为水月岩,岩中虚明爽豁,涧壑绝胜,右接天马、钓天诸洞,幽异不一。”明崇祯十年(1637),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到此考察
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豆公乡。明嘉靖《内黄县志》 卷 1 《乡镇》: “窦公集,在县西三十里。”
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北四十里。《水经·济水注》:“玉水又西北径猎山东。” 即此。今讹作腊山。
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高城镇北二十五里(今滨州市南二十六里旧镇西南十里千乘遗址)。《元和志》卷10千乘县:“千乘者, 以齐景公有马千驷, 畋于青丘。今县北有青丘, 县因以为名。”古邑名。春秋战
在今浙江湖州市东五十里。《方舆纪要》卷91湖州府:后潘村“元置巡司于此, 后废。明初洪武三年复置后潘巡司,今移于南浔税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