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江
①亦名绣江。即今广西浔江支流北流江。《元一统志》: “绣江亦名容江。在普宁县。其源自北流县峨石乡思贺山出,经北流,入于普宁县界,与会龙水合。胜七十石舟,东会于郡,又东过藤、梧,至番禺,入于海。”
②在今贵州黎平县西南。《明一统志》 卷88黎平府: 容江 “在曹滴洞长官司西南。源出苗地,北入福禄江”。
①亦名绣江。即今广西浔江支流北流江。《元一统志》: “绣江亦名容江。在普宁县。其源自北流县峨石乡思贺山出,经北流,入于普宁县界,与会龙水合。胜七十石舟,东会于郡,又东过藤、梧,至番禺,入于海。”
②在今贵州黎平县西南。《明一统志》 卷88黎平府: 容江 “在曹滴洞长官司西南。源出苗地,北入福禄江”。
在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西北大河家乡境。《方舆纪要》 卷60河州: 湫池 “在州西北积石关西。周回三十里,池岸万木森然,雅著灵异。土人号为显神池”。《清一统志 ·兰州府一》:湫池 “在河
①指今四川剑阁以南至云贵高原。以在剑阁之南而名。《周书·文帝下》: 西魏废帝二年 (553)三月,“遣大将军、魏安公尉迟迥率众伐梁武陵王萧纪于蜀……八月,克成都,剑南平”。唐贞观初设剑南道,开元初设剑
明嘉靖十年(1531)置,属承天府。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市东北十里。明末废。
在今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黄亭子元城墙遗址上。为 “燕京八景” 之一。清乾隆年间,立御书 “蓟门烟树” 碑于此。元、明以来,或以为今德胜门外土城关为蓟门旧址,实误。
金兴定四年 (1220) 改浮山县置,属平阳府。治所即今山西浮山县。元复改浮山县。古县名。金兴定四年(1220年)改浮山县置,治今山西省浮山县。属平阳府。元仍名浮山县。
清宣统三年 (1911) 改打箭炉厅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四川康定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康定、炉定、雅江、理塘、稻城等县地。1913年降为康定县。清宣统三年(1911年)改打箭炉厅置,治今四川省康定县。辖
即今湖北武穴市东北五十里郑公塔镇。清光绪 《黄梅县志》 卷5: “郑公者不知其名,宦居兹土,舍地建塔,名椿山塔,俗呼郑公塔。” 镇因塔而名。
①即今四川双流县东南华阳镇。清嘉庆《华阳县志》卷6:中兴场在“治东南三十五里”。1951年华阳县曾徙治于此。②即今四川璧山县南中兴乡。清同治《璧山县志》卷1:中兴场在“县南四十里”。
即今福建莆田市南壶公山。《新定九域志》 卷9兴化军: 壶公山,“昔有人隐于此,遇一老人引于绝顶,见宫阙台殿,云此壶中日月也”,因名。
即今广东徐闻县西北下桥镇。清宣统《徐闻县志》卷1:下桥市在“县西北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