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塘河
即今浙江杭州市北及余杭市西之西塘河。南宋淳祐七年 (1247) 开。宋 《淳祐临安志》 卷10:宦塘河“在余杭门外板桥之西”。《清一统志·杭州府一》: 宦塘河 “南接北新、江涨桥河,北达奉口河,北入德清县界”。
即今浙江杭州市北及余杭市西之西塘河。南宋淳祐七年 (1247) 开。宋 《淳祐临安志》 卷10:宦塘河“在余杭门外板桥之西”。《清一统志·杭州府一》: 宦塘河 “南接北新、江涨桥河,北达奉口河,北入德清县界”。
南宋咸淳元年 (1265) 改温州置,治所在永嘉县 (今浙江温州市)。辖境当今浙江温州市,永嘉、乐清二县,飞云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为温州路。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因温
在今广西昭平县西北仙回山。《清一统志·平乐府》:仙回洞“在昭平县西北七十里,接永安州界。明万历中置堡于此”。
故地有两说:(1)在今越南中部洞海一带,为占城之属国。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占城国“旧州、乌丽、日丽、越里、微芮、宾瞳龙、乌马拔、弄容、蒲罗甘兀、亮宝、毗齐皆其属国也”。(2)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
在今四川云阳县西巴阳溪注入长江处之巴阳村。镇以巴阳溪而名。明嘉靖《云阳县志》卷5:有巴阳公馆、巴阳水驿、巴阳河,均在县西五十里。《清一统志·夔州府二》:巴阳驿“在云阳县西六十里”。一说在今县东龙洞乡东
明洪武四年 (1371) 置,属河州卫。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明史·李文忠传》: 洪武十二年 (1379),明太祖命 “李文忠讨西蕃,从姚州铁城取道南出”。即此。后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铁州
又称小江湖。在今浙江鄞县西南鄞江镇。建于唐太和七年(833),由当时水利家王元玮主持建造。此堰全长134.4米,宽4.8米, 高27米,堰坡左右有石级,堰体用巨大条石砌成。这一石坝水利工程的兴建,解决
即今河北广宗县东北二十里李怀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1广宗县图:东北有李怀集。
一名虚无山。 又名巏山。 在今河北隆尧县西。 《隋书·地理志》: 柏乡县 “有山”。 《寰宇记》 卷59
战国赵邑。即今河南温县。《史记·平原君列传》:秦围邯郸,邯郸急,邯郸传舍吏子李同率三千敢死之士击秦军,“李同战死。封其父为李侯”。《正义》:“怀州温县本李城也,李同父所封,隋炀帝从故温城移县于此。”古
即今印度尼西亚帝汶岛。地闷,马来语意译为“东”。吉里系由梵语转为马来语Giri之对音,意为大山。明费信《星槎胜览》有专条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