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娘 (孃) 山
在今贵州黄平县南。《清一统志·镇远府》: 宜娘山 “在黄平州南四里。《黔记》: 相传宋有宜娘者,营兵于此”。
在今贵州黄平县南。《清一统志·镇远府》: 宜娘山 “在黄平州南四里。《黔记》: 相传宋有宜娘者,营兵于此”。
元置,在今江西高安县南。明废。古驿站名。元置,即今江西省高安市东南高冈。明时废。
元至元十二年(1275)置,属威楚路。治所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三十一里开南。明初废入景东府。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治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属威楚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废。
即今广东仁化县东北长江镇之风门垇村。《方舆纪要》卷102仁化县:风门凹隘“在县东北”。
又作石船山。即今湖南衡阳县西北石船山。明、清之际思想家衡阳王夫之晚年隐居之处,学者称为 “船山先生”。今存湘西草堂,建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石船山的简称。
即今吉林舒兰市东北金马乡。清光绪初年,传屯南小河有金马驹饮水,遂以名屯。另一说“金马” 为满语,意为青麻。
在今甘肃两当县东北九十里,接陕西凤县界。《清一统志·秦州一》:申家山“旧尝产银矿”。
①金置,属徐州。在今安徽萧县东北境。②明置,属归善县。即今广东紫金县。隆庆三年(1569)于此置永安县,1914年改名紫金县。(1)古镇名。在今广东省紫金县境。明隆庆三年(1569年)置永安县治此。(
在今河北满城县北十里。《方舆纪要》 卷12满城县: 黄土山,“山顶平旷可居。石中有泉。昔人避兵于此,亦名黄土寨”。
①晋置,即今安徽怀远县南马头城。《晋书·穆帝纪》:东晋永和十一年(355),“冬十月,进豫州刺史谢尚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镇西将军,镇马头”。即此。②在今安徽寿县西北二十里。北魏置戍。《梁书·武帝纪
在今山东西南部。首受南旺湖水于嘉祥县北,东南经济宁,至塌场口,入于旧运河。明初开此以资运道。自运渠东徙,河水南流,此河与故渠同塞。《方舆纪要》卷33济宁州“芦沟泉”条:“牛首之渠,来自西南,出于鱼、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