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城
在今山西右玉县北四十四里右玉城镇。唐开元中置定边军于此。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 置定边卫,永乐元年 (1403) 废。
在今山西右玉县北四十四里右玉城镇。唐开元中置定边军于此。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 置定边卫,永乐元年 (1403) 废。
春秋卫邑。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北。《左传》:昭公九年(前533),“晋荀盈如齐逆女,还。六月,卒于戏阳”。杜注:“魏郡内黄县北有戏阳城。”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河南省内黄县西北。《左传》昭公九年(前533
①在今安徽无为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26无为州: 桐山 “亦在州西九十里,有水道通白湖,渔人用箔取鱼,亦名上箔山。又有下箔山,在州西南九十里”。《清一统志·庐州府》: 桐山 “又名上箔山,即 《隋志
①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攸县 (今湖南攸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湖南攸县、茶陵及株洲市、株洲县等地。贞观元年 (627)废。②唐武德七年 (624) 置,治所在勃弄县 (今云南弥渡县南二十里寅
在今山西灵丘县西南。《方舆纪要》卷44灵丘县:水南寨在“县西南五十里。址高四里,滱河径其北, 因名”。
在今河北邯郸县西北三陵乡。《清一统志·广平府》: 赵三王墓 “在邯郸县西北二十里。亦名三王陵。三王,惠文、孝成、悼襄也。俗呼为陵台。今其地即名为三陵村”。
元元贞元年(1295)改平阳县置,属温州路。治所即今浙江平阳县。明洪武二年(1369)复名平阳县。元元贞初升平阳县置,治今浙江省平阳县。属温州路。为散州,不辖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
契丹会同元年 (938) 置,治所在析津府(今北京城西南)。辖境相当今天津市及河北永清、容城、易县以北,昌黎、抚宁二县以西,内长城以南和紫荆关以东地区。金初废。辽会同元年(938年)置,治幽都府(开泰
1949年7月当地解放后由宣城县城区析置,隶皖南行署区。治所即今安徽宣州市。1950年撤销,并入宣城县。1987年撤销宣城县,改设宣州市。在安徽省东南部,东北接江苏省,东南邻浙江省。面积1.23万平方
春秋晋离宫。在今山西沁县南。《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今铜鞮之宫数里。” 《元和志》 卷15铜鞮县: “晋铜鞮宫,在县东十五里。”
①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郏县。西晋属襄城郡。 北魏改为城县。 北宋复改郏县, 属汝州。崇宁四年 (1105) 属颍昌府。后复改为郏城县。②元大德八年 (1304) 复置,属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