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官渡镇

官渡镇

即今云南昆明市东南官渡镇。元于此置官渡县。


(1)在河南省中牟县东部。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官渡,人口500。1995年由邵岗村迁今址新建。因境内官渡桥村一带东汉末为“官渡之战”的古战场而得名。1956年设邵岗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6年改官渡镇。主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豆,并产花生、西瓜、大蒜和苹果、梨、葡萄等。有机修、面粉、食品加工、砖瓦等厂。陇海铁路、310国道经此。古迹有“拒袁斩将”碑一通。(2)在湖北省竹山县中南部。面积329.5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官渡街,人口 2000。早年官方在此设渡口,街临渡口,故名。为县境重镇。1949年属竹山县第八区。1952年属官渡区,1958年属跃进公社,1961年复属官渡区。1975年置官渡公社。1981年蒲溪公社部分划入。1984年改区,1987年置官渡镇。2001年梁家乡并入。堵河(官渡河)纵贯,有百里河、瓦桑河、梁家河、小河等注入。主产小麦、玉米。还产生漆、核桃、板栗、香菇、党参、天麻等。矿产有石煤、铁、铜、铅等。有黑硅石、农具等工业。竹洪公路经境,官渡河通行木船。(3)在湖南省浏阳市东部。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官渡,人口 2850。古代官府在此设渡口,故名。1950年属浏阳二区。1956年设官渡乡。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1年改官渡公社。1992年置镇。主产稻,兼产猕猴桃、金橘、花生、竹、木材。矿产有烟煤、石灰石。有针织、建材、花炮、凉席、铸造、竹木加工等厂。浏铜公路经此。(4)在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西北部。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官渡岭,人口 3200。境内西部石门古渡,原为吴川至遂溪、雷州交通要道,昔日官员往来必经此渡,故名。1949年属吴川县七区石门乡,1958年改属湛江市郊区龙头公社。1960年属吴川县石门公社,1961年复归市郊区龙头公社。1978年析置官渡公社,1983年改区。1984年改属坡头区,1987年撤区建镇。地处五里山港东北岸台地平原区。主产稻、薯类。海港北端石门海峡咸淡水交汇,为天然蚝场,特产石门蚝。有酿酒、水泥、制砖、家用电器、石料加工等厂。325国道经此。(5)在广东省翁源县西南部、滃江两岸。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官渡街,人口 3330。昔时有一官人捐资在此建渡口,故名。1950年属翁源县二区利龙乡。1958年与六里同属利龙公社,1960年析置官渡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乡,1993年设镇。属滃江盆地中河谷平原和丘陵。主产稻,并产甘蔗、花生、大豆等。有电站、运输队、农机修配厂等企业。106国道和官灯公路在此交会。(6)在重庆合川市中部偏东、渠江右岸。面积56.6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官渡场,人口 3380。以场东临渠江,昔时由公共集资设有义渡口,故名。明洪武为江岸渡口么店子,属大遨里。清乾隆成集市,属明月里;咸丰始建场;光绪为仁寿乡辖场。1926年设官渡镇,1941年改乡。1949年底区设此,1958年福寿、龙溪两乡划入组建官渡公社。1959年恢复原建制分置福寿、龙溪公社,1968年改为灯塔公社。1971年复原名,1983年改乡。1992年安全、方碑、蒲溪三乡划入组建官渡镇,次年安全、蒲溪两乡划出。2001年福寿镇并入。产稻、小麦、玉米和柑橘、甘蔗。有重庆市首家高密集流水养鱼场。为全市蚕桑基地之一。有酿造、猪鬃、建材、石膏板等厂。市场以农副土特产品交易为主。粽车公路经此,官福、官方、方明等公路相连。江岸设有汽渡,渠江通轮船。有东汉崖墓群、明清两代墓群。(7)在重庆市巫山县南部。面积74.4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官渡河,人口 2690。清代建场。相传建场时有一府官在此渡河,故名。1952年置官渡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置镇。辖原官渡、桐园乡所属区域。主产稻、小麦、玉米。特产油桐、乌桕。有酿酒、农副产品加工、农机修理等厂。为县境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巫山至湖北建始公路经此。(8)在四川省万源市北部。面积83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官渡,人口 5000。明时川陕地方官员定期在此会哨(开会),故名。1950年置官渡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4年置镇。产核桃、生漆、茶叶、板栗及中药材天麻、麝香、萼山尖贝。有煤、铁、石灰石、大理石等矿。有采煤、水泥、大理石开采、炼铁、林场等业。襄渝铁路、汉渝公路经此。(9)在贵州省赤水市东部、习水河中游东岸。面积202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官渡,人口 2700。据《洪龙传》载,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袁氏集资沿河设渡,始称官渡塘。后改为官渡场。清为仁怀厅赤水里。1915年为习水县治,更名习水镇。1950年县治迁温水镇,复名官渡镇。1961年为官渡公社。1965年由习水县划入。1991年鱼湾、五里、玉皇、新华四乡并入置官渡镇。马合公路经此。(10)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南部偏西。面积17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官渡,人口 4000。为历史文化古镇。宋大理时已称官渡,为士大夫游乐缆船的渡口,故名。元初置官渡县。后滇池水下降,渡口渐废,周围尽成田畴。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为官渡县治。清为昆明县二十五里、四十三堡之一。辛亥革命后置官渡镇。1950年为昆明县二区,1953年为昆明市五区。1956年属官渡区,为区人民政府驻地。1958年为先锋公社。1984年为官渡办事处,1988年复设镇。地处昆明坝子南部。产稻、小麦、蚕豆、油菜籽、蔬菜等。特产“官渡饵”。有建筑、建材、化工、造纸、纸制品、粮食制品、服装、药材、商贸、运输等企业。南小公路经此,公共汽车通市区。古迹有唐土主庙、元妙湛寺塔、明金刚塔、清孔子楼、楞严阁等。


猜你喜欢

  • 落回县

    亦作洛回县。唐置,属羁縻归化州。治所在今广西柳江县西北古州村南。北宋庆历四年(1044) 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西北。属始安郡。宋废。

  • 车里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彻里路置车里军民府,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景洪市东南郊曼景兰。辖境约当今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十九年(1386)改车里宣慰司。见“车里(1)”。

  • 北路左翼前旗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左翼前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赫希格温都尔西。

  • 洮大铁路

    从吉林洮安 (今白城市) 至大赉 (今大安市)。长119公里。伪满于1935年建成。今为长白线西段。

  • 东黄寺

    在今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黄寺路北。为清顺治八年(1651)敕建,名普静禅林,是活佛脑木汗驻锡之所。后因寺西又建一座藏传佛教寺院西黄寺,普静禅林遂称为东黄寺。该寺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

  • 八岔沟镇

    一名八岔子,又名岔沟。即今辽宁海城市东南岔沟乡。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海城县图:东南有八岔沟。

  • 龚湍

    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一百八十里龚滩镇。《旧唐书·地理志》 洪杜县: “麟德二年移治龚湍。”

  • 海曲县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日照市西十里。县有盐官。《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王莽天凤元年 (17),海曲吕母起义,“自称将军,引兵还攻破海曲”。即此。东汉改名西海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日

  • 瓮 (甕) 山

    ①即今北京市西北颐和园内万寿山。元称瓮山,相传有老人凿石得瓮而得名。为元通惠河主要水源。《元史·河渠志》: “白浮瓮山,即通惠河上源之所出也。” 清乾隆十六年 (1751) 改名万寿山。②在今陕西紫阳

  • 夷宾县

    唐贞观元年(627)改盐泉县置,属秦州。治所在今甘肃甘谷县西二十里。三年(629)废入伏羌县。古县名。唐贞观元年(627年)以盐泉县改名,治今甘肃省甘谷县西。属秦州。二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