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西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唐六都护府之一。贞观十四年(640)置,治所在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四十余里高昌故城)。二十二年(648)徙治龟兹(今新疆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永徽二年(651)还治西州。显庆三年(658)又徙治龟兹。咸亨元年(670)移治碎叶镇(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南岸托克马克西南阿克·贝希姆废墟。长寿元年(692)还治龟兹。辖境约当今阿尔泰山以西、咸海以东及阿姆河流域、葱岭东西、塔里木盆地大部地区。至德二年(757)更名镇西都护府。后复名安西都护府。贞元六年(790)地入吐番, 废。


唐都护府之一。贞观十四年(640年)平高昌后置,治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南高昌故城)。二十二年取龟兹,移治龟兹国城(今新疆库车县东)。统辖安西四镇。永徽二年(651年)还治西州。显庆二年(657年)平定西突厥阿史那贺鲁,设濛池、昆陵两都护府。三年复移治龟兹。龙朔元年(661年)又招抚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国,置都督,督州八十,县一百一十,军府一百二十六,并属都护府。辖境东起阿尔泰山,西达西海,包有葱岭东西和阿姆河两岸诸城河。咸亨元年(670年)吐蕃侵袭,移治碎叶。武周长寿二年(693年)败吐蕃,还治龟兹。长安二年(702年)分置北庭都护府,辖境仅及天山以南、波斯以东诸城国。8世纪后为大食、吐蕃攻陷。


猜你喜欢

  • 雍氏

    即雍梁。战国韩邑。在今河南禹州市东北二十四里古城镇。《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齐湣王十二年 (前289),“楚围雍氏”。即此。即“雍梁”。

  • 崱山

    在今山东嘉祥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33 “塔山” 条下: 崱山,“其山崱嵂高大,横亘数里,因名”。

  • 定田泉

    在今湖南东安县西。《方舆纪要》 卷81东安县: “定田泉在县 (治今紫溪市镇) 西二十五里。源有五窍,溉田甚众,因名。”

  • 马岙

    即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西北马岙乡。《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定海县:沙岙“其相近者为马岙。嘉靖中尝设千户所戍守。三十七年讨岑港贼,分兵由马岙、张��而西是也”。

  • 介立山

    又名方山。在今河南嵩县东北。《水经·伊水注》:焦涧水“东流径孤山南,其山介立丰上,单秀孤峙,故世谓之方山”。

  • 小店

    ①即今山东宁津县南小店乡。清光绪《宁津县志》卷2:“邑南十五里小店。”②即今河南延津县西北五十里小店镇。清乾隆《卫辉府志》卷8:延津县小店有集。

  • 蛮出温站

    元置,在今朝鲜咸镜北道会宁云头城。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南京百一十 (里) 蛮出海(海即温之误)。” 后废。

  • 连城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义州置,治所在龙城县(后改岑溪县,在今广西岑溪县东二十里)。辖境相当今广西岑溪县地。乾元元年(758)复为义州。唐天宝元年(742年)以义州改置,治龙城县(今广西岑溪市东)。辖境

  • 蔡阳郡

    南齐置,属宁蛮府。治所在乐安县 (今湖北枣阳市西)。梁移治蔡阳县 (今枣阳市西四十里翟家古城)。北魏为南雍州治。西魏为蔡州治。隋开皇初废。南朝齐置,治东蔡阳、西蔡阳(梁并为蔡阳,在今湖北枣阳市西南)。

  • 大散水

    即今嘉陵江上源。《方舆纪要》卷56凤县:大散水“在县东五里。出大散关,流经县西南,入于嘉陵江,亦谓之故道水”。唐以后始称嘉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