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县
唐改海安县置,属陆州。治所在今越南广宁省芒街东南玉山。天宝初属玉山郡, 至德二年(757)改为宁海县。
古县名。唐以海安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东南。属陆州。至德二载(757年)改为宁海县。
唐改海安县置,属陆州。治所在今越南广宁省芒街东南玉山。天宝初属玉山郡, 至德二年(757)改为宁海县。
古县名。唐以海安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东南。属陆州。至德二载(757年)改为宁海县。
即今江苏盱眙县西南河桥乡。清光绪 《盱眙县志稿》 卷3: 河稍桥在 “西四十里”。
即今江苏海安县。《资治通鉴》: 南朝陈太建五年 (573) 攻北齐,“戎昭将军徐敬辩克海安城”。即此。即今江苏省海安县。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年)徐敬辩攻北齐,克此城。明常遇春筑为砖城。
又名苞河、泡河。浍河支流。源出自今安徽亳州市北,东南流经河南永城县西南,又东南流经安徽涡阳县东北,至濉溪县临涣南入浍河。《水经·淮水注》:“涣水又东,苞水注之。水出谯城北白汀陂……苞水东流入涣。”
唐置羁縻州,属安南都护府。治所在罗和县(今广西大新县西北黑水河西岸)。北宋废。唐羁縻州,治罗和县(今广西大新县西北黑水河西岸)。宋废。
在今江西余江县北。《方舆纪要》卷85饶州府安仁县:乌石涧在“县南二十里。源出抚州临川县,下流入白塔河”。
亦作澪渠、零渠。又名秦凿渠。或作湘桂运河、兴安运河。秦始皇时由史禄主持开凿,在今广西兴安县西,东接湘江,西接漓江,为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人工运河,全长六十八里。工程主要分南北渠、斗门、堰坝等。南渠
在今江苏铜山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29徐州: 雁麦湖在“州西南四十里。其相连者,曰张塘湖、马沟陂,接萧、砀境。冬春则为平原,夏秋汇为巨浸”。
即今四川乐山市东南辉山镇。清嘉庆《犍为县志》卷2:灰山井场在“县东北八十里。通乐山”。
明洪武三十年(1397)置,永乐初属后军都督府。治所在今河北张北县。辖今河北张北县地。永乐二十年(1422)移治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宣化,属北平行都司。清废。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置,治今河北省张北
在今浙江永康市南。《清一统志·金华府一》:石鳖潭“在永康县南五里。昔有人入山经此,遇一大龟,束之归,龟便能言曰:游不良时为君所得。人甚怪之,载上吴王,王命煮之。焚柴万车,语犹如故,诸葛恪命燃老桑,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