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郭镇
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北三十六里宁郭镇。本宋郭镇,后改宁郭。《明史·地理志》 武陟县:“西北有宁郭城,景泰中筑。”清为宁郭镇。
在河南省武陟县西北部。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宁郭,人口 5180。古名宋村,为隋祭酒宋通居住地,故名。金为宋郭县治,不久废县为镇。传明崇祯年间在此修建城郭,定名为“安宁城郭”,后简称今名。1958年设宁郭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置镇。特产山药、菊花、牛膝、地黄“四大怀药”。有皮革、面粉、砖瓦、食品等厂。郑常、焦温公路经此。
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北三十六里宁郭镇。本宋郭镇,后改宁郭。《明史·地理志》 武陟县:“西北有宁郭城,景泰中筑。”清为宁郭镇。
在河南省武陟县西北部。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宁郭,人口 5180。古名宋村,为隋祭酒宋通居住地,故名。金为宋郭县治,不久废县为镇。传明崇祯年间在此修建城郭,定名为“安宁城郭”,后简称今名。1958年设宁郭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置镇。特产山药、菊花、牛膝、地黄“四大怀药”。有皮革、面粉、砖瓦、食品等厂。郑常、焦温公路经此。
在今江西金溪县西。《方舆纪要》 卷86抚州府金溪县: 崇峰岭在 “县西三十里。相接者曰百岁峰”。
即今北京市平谷县东二十里夏各庄镇。清光绪 《顺天府志》 卷29平谷县: “东南十里夏各庄。”
唐安西都护府属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西、楚河南岸。《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四夷路程》:“贺猎城又三十里至叶支城。”
在今山西大同县东二十七里许堡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许家庄堡在“府东南九十里。嘉靖三十九年改民堡置戍守,万历三十九年增修。周三里有奇,堡当宣镇两镇之径道,虽近腹里,而地势平旷,嘉靖中尝为寇冲”。
地区名。宋有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合称“两湖”,相当于今湖南全境及湖北大部分地区。清代建有湖南、湖北两省,也合称“两湖”。即今湖南、湖北两省地。地区名。宋有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合称“两湖”,相当于今湖南
相当今江苏南通、通州市一带。本长江口沙洲,后与北岸大陆相连。《资治通鉴》: 南朝梁承圣元年 (552),侯景败走,自滬渎下海,欲向蒙山,其下羊鹍谋诛之,因景昼寝,语舟师直向京口,“至胡豆洲,景觉,大惊
在今安徽无为县西。《方舆纪要》 卷26无为州: 豹儿寨 “在州西五十里。南宋时州人结寨避兵处”。
唐天宝元年 (742) 改辰州置,治所在沅陵县 (今湖南沅陵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沅陵、吉首、溆浦等市县地。乾元元年 (750) 复为辰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辰州置,治沅陵县(今属湖南)。辖境相当
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南。《舆地纪胜》 卷91: 韶州 “有狮子岭”。《清一统志·韶州府》: 狮子岭“在翁源县 (治今翁城镇) 东南二十里。山骨嶙岫,形如狮子,为东南要道。旧名猿藤径”。
在今湖北大冶市东。《明史·地理志》 大冶县:“又东有围炉山,出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