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山
在今浙江龙泉市西南四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处州丽水县:“有铜,出豫章、孝义二山。”
在今浙江龙泉市西南四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处州丽水县:“有铜,出豫章、孝义二山。”
即今新疆乌恰县。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 卷117 《西域土地人物略》: “失哈力城,其南有来儿河、都剌城。其西有河,有昆运也。民运南为力灰,为黑沙纳思,为哈北。民运北为黑失哈城。”
①西汉置,属上郡。治所在今陕西神木县西北秃尾河上游。东汉建安末年废。②东汉置,属金城郡。治所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黄河北岸。后废。西晋复置,仍属金城郡。十六国后凉为三河郡治。北魏废为白土城。③北魏
①亦名柤浦。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区西清凉山南。晋左思 《吴都赋》: “横塘查下,邑屋隆夸。”刘渊林注曰: “查下,查浦。在横塘西,隔内江,自山头南二十里,至查浦。” 《晋书·陶侃传》: “诸将请于查浦筑
①蒙古至元三年(1266)置安宁千户,至元十二年(1275)改安宁州,属中庆路。治所即今云南安宁市。明、清属云南府。1913年废州改安宁县。②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广南西路。治所在今云南富宁县
西魏置,为洞州治。治所在钟离县 (今河南唐河县东南)。北周属湖州。隋开皇初废。西魏以西淮郡改名,治钟离县(今河南唐河县东南)。隋开皇初废。
即今台湾省台东县东南绿岛。连横《台湾通史·抚垦志》:“又有火烧屿者,横直二十余里,与红头屿并峙,距卑南六十里,居民五百余人。商船避风,间有至者。”因岛上居民每于夜间举火山顶,为出海捕鱼者指示目标,故名
在今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东北石包城乡。《清一统志·安西州》: 药泉 “在敦煌县东南石堡城,味略如酒,相传饮之愈疾。水有二源,北流合一。又北流为水峡,未至踏实而没”。
在今山西太谷县西南。《清一统志 ·太原府一》: 胡谷水 “西北入祁县界,合侯谷水”。
①又名龙池河、五里河。在今天津市蓟县西。《方舆纪要》卷13蓟州。阳河在“州西五里。亦名五里河,以去城五里而名。源出城西鹅毛台,台亦名纸坊山,下流入于沽水。水性暖,遇寒不冰,故曰阳河”。②又名洋河、东阳
在今新疆叶城县东南。《清一统志·叶尔羌》: 楚鲁克 “在哈尔噶里克东南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