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镇
即今河北文安县南二十五里孙氏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6文安县图:南有孙氏镇。
在河北省文安县南部。面积140平方千米。人口5.8万。镇人民政府驻孙氏,人口 3670。传因孙氏娘娘死后葬此得名。1953年设乡,1958年属光明公社。1961年析置孙氏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谷子。有塑料制品、地毯、修配等厂。文大公路经此。
即今河北文安县南二十五里孙氏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6文安县图:南有孙氏镇。
在河北省文安县南部。面积140平方千米。人口5.8万。镇人民政府驻孙氏,人口 3670。传因孙氏娘娘死后葬此得名。1953年设乡,1958年属光明公社。1961年析置孙氏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谷子。有塑料制品、地毯、修配等厂。文大公路经此。
在今河南叶县南。《水经·汝水注》: 烧车水 “西出苦菜山,东流侧叶城南,而下注醴水”。《元和志》 卷6叶县: “烧车水,在县南二十四里。世祖 (东汉光武) 破王寻,烧其辎重于此水滨,因以为名。”
北魏置,为固道郡治。治所在今甘肃两当县东三十五里杨家店。《元和志》卷22:两当县“因县界两当水为名。或云:县西界有两山相当,因取为名”。西魏为两当郡治。隋属河池郡。唐属凤州。北宋至道元年(995)移县
即今陕西周至县西南厚畛子乡。清属佛坪厅。光绪 《陕西全省舆地图》 佛坪厅: 厚畛子 “在城北三十四五 (里)”。
北魏世祖置,为东雍州治。治所即今山西新绛县。辖境相当今山西新绛、闻喜、曲沃等县地。 神䴥元年 (428) 改为征平郡。北魏世祖置,治今山西省新绛县。属东雍州。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新绛、侯马、
一作榕海。福建福州市的别称。《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冶县故城” 条引 《福建通志》:“宋治平中张伯玉守福州,编户植榕,熙 (宁)、(元)丰以来绿荫满城,暑不张盖。《闽书》: 榕树生至福州而止,故福州
①北宋置,属宣化县。在广西邕宁县西北五十里左右二江合流处。《元丰九域志》卷9邕州:宣化县有合江镇。《宋史·蛮夷传》:皇祐五年(1053),狄青率大军攻侬智高军,“智高复趋邕州,夜焚城遁,由合江口入大理
在今山东临沂市西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33沂州: 涑水 “源出费县南天井汪,流经 (沂) 州境,又东入于沂水”。
东汉永初六年(112)置,在今四川会理县境。《后汉书·孝安帝纪》:永初六年春,“诏越巂置长利、高望、始昌三苑”。为牧马之所。
即今山东青岛市崂山区东北晓望。《方舆纪要》 卷36即墨县: 萧旺庄寨 “在县东南五十里。与金家岭寨俱筑戍守”。
在今广东揭阳市西。《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府揭阳县: 狮子营 “在县西。亦曰狮头营,防七成径关隘”。明初置,在今广东省揭阳市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