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川州
唐置羁縻州,属巂州都督府。治所当在今四川德昌县境。后废。
唐置羁縻州,属巂州都督府。治所当在今四川德昌县境。后废。
即今江西泰和县西北禾市镇。元、明、清置巡司于此。在今江西省泰和县西。元于此置巡检司。
即今云南建水县南焕文山。宋大理至明称判文山。《明一统志》卷86临安府:判文山“在府城南二十里。高千余仞,中有三峰削出如笔架。昔大理段思平外舅爨判居其上,因名,有祠在焉”。《方舆纪要》卷114临安府:判
金大定二十七年 (1187) 分熙秦路西部置,治所在临洮府 (今甘肃临洮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岷山以北,黄河以南,会宁、通渭、武山等县以西,临夏、夏河、临潭等市县以东地区和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元废。金
①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三十二里云冈镇。北魏建石窟寺于此。《水经·㶟水注》:武州川水“又东转径灵岩南,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②在今江
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东北百里鸣音乡。清代设鸣音吾汛。
①唐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北宋属邕州。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 改为思明路。②北宋开宝四年 (971) 改思唐州置,治所在武郎县 (今广西平南县北马练瑶族乡)。辖境相当
在今贵州遵义县西。《清一统志·遵义府》 “遵义底塘铺”条下:又有“白蜡坎铺”等, 皆戍守处。
亦名铜梁山。在今四川铜梁县西北。《元和志》卷33铜梁县:“以小铜梁山为名。”《清一统志·重庆府一》:小铜梁山“在铜梁县西北六十里。《元和志》:铜梁县取山为名”。
即虚沟城。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墟沟镇。《清一统志·海州》 “东海营” 条下: “ 《通志》: 云台山,即古东海县。其北有墟沟营。”
即亦八里城。在今新疆伊宁市附近。《明史·西域传》:别失八里,“(永乐)十六年,贡使速哥言其王为从弟歪思所弑,而自立,徙其部落西去,更国号曰亦力把里”。即“亦剌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