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咸平元年(998)置,属原州。在今甘肃镇原县西北二十里开边乡。金属彭阳县。元废。
一名王舍城。 南北朝时期西域哒国都城,在今阿富汗北部伐济腊巴德。《魏书·西域传》:哒国 “其王都拔底延城, 盖王舍城也。 其城方十里余,多寺塔,皆饰以金”。
①在今江苏吴县西。《清一统志·苏州府一》: 寒山 “本支硎山之支峰,明处士赵宦光隐此,筑小宛堂,后为僧舍。庭前老梅相传宦光手植,芙蓉泉出其旁”。②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十八里。《晋书· 刘遐传》: 东晋建
在今新疆乌什县北境。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2:乌什西北“毕底尔卡伦北曰海奇山,又东曰色勒克塔什山,又东曰奇什罕布拉克山,又东曰英阿喇特山,又东曰蒙科素山,又东曰科克巴什山,又东曰伊底克山,又东曰臻丹山
即今新疆呼图壁县之呼图壁河。《新唐书·地理志》 北庭大都护府:“张堡城守捉又渡里移得建河。”即此。
西魏废帝置,为长道郡治。治所即今甘肃西和县北长道镇。隋属汉阳郡。唐属成州,天宝末废。咸通十三年(872)复置,属秦州。北宋熙宁七年(1074)改属岷州。南宋属西和州。元至元七年(1270)废。古县名。
1926年划五原县东境及包头设治局、固阳县各一部分地置,属绥远特别区。治所在大佘太(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大佘太镇)。1928年属绥远省。1933年改为安北设治局。1925年由五原县、包头设治局、固阳
一名方伯阜。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南五里。《宋书·柳元景传》:元嘉二十七年(450)北伐,“庞法起诸军进次方伯堆,去弘农城五里”。《水经·河水注》:烛水“历涧东北出谓之开方口,水侧有阜,谓之方伯堆。宋奋武将
①即今浙江宁波市西与鄞县界上段姚江。《明史·地理志》 绍兴府余姚县: 姚江 “经县南,又东为慈溪之前江”。②古东关水。即今四川渠江支流东河上源。清道光 《城口厅志》 卷4: 前河 “自厅东二百里光头山
①西汉景帝中元元年(前149)分邯郸郡置,治所在广平县(今河北鸡泽县东南)。西晋辖境相当今河北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县西北肥乡县东北一部分地。征和二年(前91)改为平干国。五凤二年(前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