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寺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东二里草市。南朝梁天监中建。又名乾明寺。唐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诗:“喜近天皇寺,先披古画图”句自注:“此诗有晋右军书、张僧繇画、孔子洎颜子十哲形像。”《渚宫故事》:荆州天皇寺,“图卢舍那佛像,夜有奇光,发于屋壁;又于柏堂内图孔、颜十哲像。或谓释门之内,何写素王之容,僧繇笑曰:‘吾诚偶然,安知其不利于后也?’及后周灭二教,梁为附庸,荆楚祠宇,莫不拆毁。惟天皇寺有宣尼像,遂为国庠,时人叹其先觉”。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东二里草市。南朝梁天监中建。又名乾明寺。唐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诗:“喜近天皇寺,先披古画图”句自注:“此诗有晋右军书、张僧繇画、孔子洎颜子十哲形像。”《渚宫故事》:荆州天皇寺,“图卢舍那佛像,夜有奇光,发于屋壁;又于柏堂内图孔、颜十哲像。或谓释门之内,何写素王之容,僧繇笑曰:‘吾诚偶然,安知其不利于后也?’及后周灭二教,梁为附庸,荆楚祠宇,莫不拆毁。惟天皇寺有宣尼像,遂为国庠,时人叹其先觉”。
①又名博关。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博平镇西北三十里。《史记· 田敬仲完世家》: 齐威王六年 (前351),“晋伐我,至博陵”。即此。汉至唐为博平县治。②东汉桓帝父刘翼之陵。在今河北蠡县南十五里。
1920年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即今内蒙古海拉尔市。1940年伪满改设海拉尔市。旧县名。1913年置,治海拉尔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1941年改设海拉尔市。1945年当地解放,仍名海拉尔市。
为晋墓。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西关外周公庙北墙外。1936年夏被盗掘发现,出土石质墓志一块和金质女头饰数件,铜质镶玉腰带一根。1979年又一次进行了发掘。裴祗在 《晋书》 中无传,据墓志称: “晋故大司农
清道光十二年 (1832) 改淅川县置,属南阳府。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老城。1913年改为淅川县。1961年移治今淅川县 (城关镇)。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升淅川县置,治今河南省淅川县西南老城,
即今黑龙江省萝北县东南莲花泡子。《金史·太祖纪》:奉穆宗命,太祖伐温都部跋忒,“与乌古论部兵沿土温水过末邻乡,追及跋忒于阿斯温山、北泺之间,杀之”。即此。
即今北京市门头沟区西北雁翅镇硃窝村。明万历中李庸率矿工起义于此。
明初置,在今湖北咸宁市西。清雍正六年(1728) 裁。
在今四川新龙县东拉日马乡北麦科。清雍正七年(1729)置瓦述墨科土百户。
北宋置,属德顺军。在今甘肃庄浪县西北。北宋时筑,在今甘肃省庄浪县西北。
即今江苏如皋市北十三里柴湾乡。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 如皋县北有 “柴弯”。在江苏省如皋市北部、通扬运河两岸。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5.5万。镇人民政府驻柴湾,人口2000。传原有大片芦苇(俗称芦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