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天山设治局

天山设治局

1926年由阿鲁科尔沁旗析置,属热河特别区。治所即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驻地天山镇。1947年改设天山县。


1926年由阿鲁科尔沁旗辖地析置,局所驻昆都(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坤都镇)。1927年迁治查干浩套(查布杆庙,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东南白城子)。1933年裁撤,并入阿鲁科尔沁旗。


猜你喜欢

  • 哲蚌寺

    在今西藏拉萨市西北十里半山坡上。明永乐十四年 (1416) 由喇嘛教格鲁派 (黄教) 始祖宗喀巴的弟子嘉央曲结兴建。寺占地面积约二十五万平方米,僧侣最多时曾达万人,为西藏地区规模最大的寺庙。现寺内主要

  • 百门泉

    即百泉。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七里苏门山。《宋史·河渠志》:“御河源出卫州共城县百门泉。”

  • 李阳河

    ①在今河北内丘县北。《清一统志·顺德府一》:“李阳河在内丘县北。源出县西之且停山,有二源:一自县之扬武川北岭村而来;一自县之石河西丘而来。合于县城之西,入唐山县(治在今隆尧县尧山乡)西南,亦称马河,下

  • 梅树岭

    在今四川广元县南梅树乡境。《方舆纪要》卷68昭化县: 梅树岭 “在县东南四十里。丛林深菁,中多猛兽,有梅树关”。

  • 广源州

    唐末改平原州置,属安南都护府。治所在今越南北端高平省广渊县。北宋为羁縻州。《宋史·广源州蛮侬氏》:“(广源)州在邕州西南郁江之源,地峭绝深阻,产黄金、丹砂,颇有邑居聚落。……唐邕管经略使徐申厚抚之,黄

  • 八仙筒

    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东北八仙筒镇。1931年绥东县迁治于此。“八仙筒”,蒙古语意为土平房。

  • 感木鲁

    亦作哈密力、哈梅里、渴密里、合迷里。即今新疆哈密市。《元史·必兰纳识里传》: “必兰纳识里者,初名只剌瓦弥的理,北庭感木鲁国人。” 明永乐间置哈密卫于此。即“哈密力”。

  • 宣泽门

    初名大通门,北宋熙宁十年 (1077) 改为宣泽门。北宋东京城外城西汴河上北水门。在今河南开封市。《宋史·钦宗纪》: 靖康元年 (1126) 金人犯京师 (今开封市),“金人攻宣泽门,李纲御之,斩获百

  • 摆笼山

    在今贵州贵定县南。《方舆纪要》 卷123新添卫: 摆笼山 “ (把平砦长官) 司东二十里”。

  • 八叠岭

    在今江西修水县东南,与宜丰县互界。《清一统志·南昌府二》:八叠岭巡司“在义宁州南八叠岭。明正统四年置巡司,后废。本朝雍正四年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