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石

大石

即今山西应县东南约三十里大石口村。宋代为应州东南往代州繁峙要道。《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雍熙三年(986),潘美攻下契丹寰、朔、云、应等州,与杨业以兵护四州民内徙,契丹复陷寰州,杨业欲“领兵出大石路”以避,即此。


(1)古关名。即今山西省应县东南大石口,宋代为应州东南往代州繁峙要道。《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雍熙三年(986年),潘美攻下契丹寰、朔、云、应等州,与杨业以兵护四州民内徙,契丹复陷寰州,杨业欲领兵出大石路以避,即此。(2)区片名。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西北部。属大石街道办事处。人口5.8万。为原大石镇人民政府驻地。大石得名于飞鹅岗有石脉伸入海中。主产稻、水果和蔬菜。特产“大石腐乳”、柑橘、花卉盆景。有食品、塑料、玩具、风扇、造船、五金等工业。珠江陈村水道和市广公路经此。(3)集镇名。在安徽省太湖县东南部、泊湖北岸。大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200。因境内有大石岭得名。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等,特产银鱼。有粮油加工、制茶、食品等厂。有钱家赛渔场。太望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美原镇

    即今陕西富平县东北美原镇。旧为美原县治。明置美原巡司。清有县丞驻此。在陕西省富平县东北部。面积77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美原镇,人口1.2万。秦代为王翦封地,土地肥沃,故名。唐咸亨二年(

  • 哈什

    即今新疆伊宁县东南喀什乡。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12伊犁东路: 哈什 “在空格斯北,为伊犁东最近要地。与空格斯唇齿相依,形势殊胜。乾隆二十年五月,将军班第、尚书鄂容安驻防伊犁。阿睦尔撒纳叛,从贼宰桑

  • 剌木城

    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65哈密卫: 剌木城 “在卫西。哈密旧恃此城为固。宏治九年,土鲁番部阿黑麻袭破哈密,使其党撒他儿守剌木城,哈密头目奄克孛剌结瓦剌部小秃列袭杀之”。

  • 大谷龙长官司

    元末置,明属龙里卫。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北大谷龙。清改属龙里县。

  • 乐成县

    ①西汉置,为河间国治。治所在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六里。景帝封子德为河间王都此,是为献王。三国魏改为乐城县。②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南三十四里高李村。东汉废。③一作乐城县。东晋宁康二年(37

  • 大石浦

    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三十里石浦港。《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昆山县:大石浦,“《志》云:上承吴淞江,南接三林港,出淀山湖。元至治初,尝浚石浦以东诸塘浦。明宏治中及崇祯末,屡尝开浚。其相近者曰小石浦”。

  • 白浮图城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八里旧县。《方舆纪要》卷11昌平州:五代唐昌平县“徙于白浮图城”,即此。明景泰初徙昌平县于今治。

  • 砻头砦

    即今江西宁冈县驻地砻市镇。《清 一统志·吉安府二》: 砻头砦 “在永宁县西南三十里。山川平衍,商民辏集。有间道二,一自东北历三阳寨、七星船,至湖南茶陵州; 一自正南至木村,抵黄烟堡,入湖南酃县,俱径路

  • 义堂村

    即今山东临沂市西北三十五里义堂镇。民国《临沂县志》舆图:县西北有义堂村。因村内有刘、关、张“三义堂”庙,故名。

  • 黄崎镇

    北宋置,属长溪县。即今福建福安市东南下白石镇。明徙白石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