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白渠

大白渠

古水名。在今河北平山、鹿泉、石家庄市一带。其下游即斯洨水。《汉书·地理志》 蒲吾县:“大白渠首受绵曼水,东南至下曲阳入斯洨。”《水经·浊漳水注》:斯洨水“受大白渠,大白渠首受绵蔓水。……白渠水又东谓之斯洨水”。大白渠与斯洨水乃一水之上、下游之分,故《清一统志·赵州一》谓:古斯洨水“即白水渠也”。


所指因时而异。汉代指自蒲吾县(今河北平山县东南)西与绵曼水(今冶河)分流,东经桑中县(今平山县东南)、绵曼县(今鹿泉市东北南故城)北,乐阳县(今鹿泉市东北)、藁城县(今市西南丘头)、肥累县(今藁城市西南)南,下曲阳县(今晋州市西鼓城)北,于贳县(今辛集市西南)入于斯洨水者为大白渠水,而称于绵曼县东南从大白渠水分流,东南经关县(今栾城县西北北十里铺)、敬武县(今赵县东北)北,于郻县(今辛集市东南)入于漳河者为斯洨水。北魏称汉大白渠绵曼县以西一段为桃水,绵曼县至乐阳县一段为绵曼水,以东为白渠枝水,而指汉斯洨水在敬武县以西为大白渠,敬武县以东仍名斯洨水。至唐代,白渠枝水已堙,仅存一河,上游名太白渠,下游称斯洨水;其时为灌溉平山、石邑、真定、获鹿诸县农田,导引大白渠开凿大唐、礼教河渠。


猜你喜欢

  • 铁麟县

    唐开元七年 (719) 分新秦县置,属胜州。治所在今陕西神木县境。十四年 (726) 废。

  • 小里潭镇

    即今湖北汉川县西南四十六里里潭乡。《方舆纪要》卷76汉川县:小理潭“在县西南百里,汉水所注也”。

  • 淯井监

    北宋改淯井镇置,为盐监,属江安县。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南七十里双河镇。以淯井为名。《宋史· 蛮夷传》: 大中祥符六年 (1013),“晏州多刚县夷人斗望、行牌率众劫淯井监,杀驻泊借职平言”。即此。政和四

  • 六叠山

    在今贵州锦屏县南新化乡西。《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新化司:六叠山在“司西十五里。盘回六叠,始至山顶,因名”。

  • 葰人县

    西汉高帝七年 (前200) 改霍人县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繁峙县东三里圣水头村。东汉属雁门郡。东汉末废。西晋复置,属雁门郡。水嘉后又废。古县名。西汉高祖七年(前200年)改霍人县置,治所即今山西省

  • 南朱提郡

    南齐改朱提郡置,属宁州。治所在朱提县 (今云南昭通市境)。辖境约当今云南昭通至东川一带。南朝梁末废。

  • 吴兴市

    1949年置,属浙江省。治所在今浙江湖州市城区。1950年改名湖州市。旧市名。1949年由吴兴县城区析置,治今浙江省湖州市城区。1950年撤销,划归吴兴县,同年底又析吴兴县城区置湖州市。1962年撤销

  • 临江宫

    一名扬子宫。隋大业七年 (611) 建,在今江苏邗江县南杨子桥一带。又称扬子宫。隋大业七年(611年)炀帝筑,在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南扬子桥附近。

  • 华池泉

    在今山西洪洞县东。《方舆纪要》卷41洪洞县:“华池泉在县东十里,……引流溉田,而注于汾。”

  • 姚沟

    即今安徽无为县南姚沟镇。清乾隆 《无为州志》 卷4 《镇集》: 姚家沟 “在治东南四十里无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