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堆铺
一名勒工街。在今江西浮梁县北八十里勒功。清时尝置巡检于此。
一名勒工街。在今江西浮梁县北八十里勒功。清时尝置巡检于此。
①即覆舟山。又称小九华山。在今江苏南京市太平门西侧。山顶有三藏塔,塔下葬有唐玄奘的部分顶骨。现已辟为九华山公园。②在今安徽青阳县西南四十里,西接贵池市,南接石台县。《寰宇记》卷105青阳县:九华山“旧
在今湖南郴县西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82郴州 “牙江水” 条下: 寒溪水 “源亦出黄岑山,灌田三十顷。北流入郴”。
西汉置,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白水县西北二十八里。三国魏属冯翊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 废。
在今河北藁城市北。《方舆纪要》卷14藁城县:平将军垒“在县北十二里,即建文中平安屯兵御燕师处”。
即今台湾云林县东北二水乡。为台湾铁路集集线之起点站。
即大木山。在今河南信阳县西北。《元和志》卷21桐柏县:“天木山,俗名天目山,在县东北五十五里。祖逖为豫州刺史,藏家口于天木山。即此山也。山上有池,时人号为天目。”
即锦田镇。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东南码市镇。清道光十二年(1832)江蓝理瑶督捕同知驻此。
在今贵州龙里县东北。《明一统志》卷88龙里卫:谷峡山“在大平伐长官司治东北。连峰峭壁,中一径可通,为两司界限”。
即今湖南衡东县北六十五里三樟乡驻地三樟市。旧属衡山县。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衡山县图:县东北有三樟树市。
东汉末筑,在今江西赣州市东北五里。《寰宇记》 卷108引 《舆地志》 云: “葛姥者,汉末避黄巾贼,出自交趾,资财巨万,童仆数千,于此筑城为家。” 东晋义熙七年 (411) 徙赣县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