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泽
在今越南北部海兴省快州县境。《方舆纪要》卷112安南建昌府引 《方舆胜览》: “昔梁武帝时有阮贲者,世为豪右,命陈霸先击破之,贲逃泽中,夜则出掠,因号夜泽。阮贲当即李贲矣。”
在今越南北部海兴省快州县境。《方舆纪要》卷112安南建昌府引 《方舆胜览》: “昔梁武帝时有阮贲者,世为豪右,命陈霸先击破之,贲逃泽中,夜则出掠,因号夜泽。阮贲当即李贲矣。”
唐武德二年(619)置,治所在今陕西安塞县西北。贞观三年(629)废。
①北周建德六年(574)于河州鸡鸣防置,治所在通义郡金城县(今甘肃碌曲县东)。隋大业初废。②唐置,为羁縻州,属安化州都督府。当在今甘肃庆阳地区。后废。北周置,治鸡鸣防(今甘肃洮水上源)。隋废。唐初复置
清置,属中部县。在今陕西黄陵县西一百七十里。
即白杨陂。在今河南县东。《水经·睢水注》:“睢水又东,径雍丘县故城北, 睢水又东……水积成湖,俗谓之白羊陂。陂方四十里,右则姦梁陂水注之。”《方舆纪要》卷47杞县:白杨
在今山东惠民县东南。《北史·傅竖眼传》:文成拜傅竖眼父灵越为青州刺史,“镇羊兰城”。宋乃以灵越叔父“乾爱为乐陵太守。乐陵与羊兰隔河相对”。在今山东省惠民县东南。《北史·傅竖眼传》:文成拜傅竖眼父灵越为
①西魏恭帝改南绛郡置,属建州。治所在绛县(今山西绛县南八里东南城村附近)。辖境相当今山西翼城、绛县等地。北周属绛州。隋开皇三年(583) 废。②隋大业三年 (607) 改绛州置,治所在正平县(今山西新
①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治城羌族乡南二里。《清一统志·龙安府》:甘泉“有泉甘冽,岩石上刻‘甘泉古迹’四字”。县旧名石泉以此。②在今陕西甘泉县西南,东入洛河。县以此名。《寰宇记》卷36甘泉县:“甘泉在县南岩
在今河北临城县西十五里东柏畅。汉元朔五年 (前124) 封赵敬肃王子终古为柏畅亭侯。《寰宇记》 卷60临城县: 百畅亭,“ 《水经注》 云,泜水东经百畅亭,亭在今县西”。即此。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部沿海,东流入鞑靼海峡。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23:济勒河 “在额哷河北,东入海”。
①在今河南博爱县东东金城。《后汉书·光武帝纪》: 更始二年 (24),“赤眉别帅与大肜、青犊十余万众在射犬”。李贤注: “故城在今怀州武德县北也。” 《续汉书 · 郡国志》 野王县: “有射犬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