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水池
一作夏池水。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寰宇记》 卷43临汾县: 夏水池,“ 《郡国志》 云,县西南三十里有大池,其水六畜不敢饮。一名翻镬池,即煮眉间赤头处,镬翻因成池,池水上犹有脂润”。
一作夏池水。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寰宇记》 卷43临汾县: 夏水池,“ 《郡国志》 云,县西南三十里有大池,其水六畜不敢饮。一名翻镬池,即煮眉间赤头处,镬翻因成池,池水上犹有脂润”。
元置,在今朝鲜咸镜南道洪原县。元《析津志》 天下站名: “青州百一十 (里) 洪宽。” 后废。
在今广东惠州市东北。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孙中山派人到广东惠州发动起义,以响应黄冈之役。6月2日,邓子瑜和陈纯等集合少数三合会党在此截获清军防营枪械,击毙巡勇及水师哨弁多人。5日进攻泰尾,清守兵
元至元二十九年 (1292) 改蒲峪路置,属辽阳行省。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克东县东北金城乡古城村。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乌裕尔河及呼兰河流域。后废。
西汉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潍坊市东南三十里。东汉省。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潍坊市南,属北海郡。东汉省。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上桥县置,属贵州卫。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东北二十里高镇。正统三年(1438)改属贵州宣慰司。万历间属定番州。清乾隆年间裁。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上桥县置,治今贵州省惠水县东
即今河北定州市东南市庄乡。清道光《定州志》卷7市集:市庄镇在“城南六十里”。
明置,属抚宁县。在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南十里老龙头。为戍守要地。《方舆纪要》卷17抚宁县: 南海口关,“天启二年增设龙武营于此。《志》 云: 南海口东五里曰老龙头,极冲也”。清称宁海城。
又名紫云山。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岷江岸边。《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子云山“在犍为县南五里。《旧经》云:子云隐居之地,下有杨雄滩”。南宋末建城山上, 曰云子城。嘉庆《犍为县志》卷2:子云山在“县南二十
在今四川越西县南。《方舆纪要》 卷74越巂卫军民指挥使司: 梅子岭桥 “在卫南五十里。路出宁番往来通道也”。
明置,属会昌县。在今江西会昌县南羊角城。在今江西省会昌县南。明属会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