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今安徽铜陵县东五十里,接繁昌县界。《舆地纪胜》 卷22池州: 狮子峰 “在铜陵之贵山,远望有类狮子。远望淮南,皆在极目”。②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元史·伯颜传》: 至元十三年 (1276),“伯颜
即六家集。今河南范县东三十八里陆集乡。明嘉靖《濮州志》卷1:范县有“陆家集”。
东汉雒阳苑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附近。《后汉书·灵帝纪》 载:光和三年(180),“是岁作罼圭、灵昆苑”。
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南汾河西岸。《资治通鉴》:东晋元兴元年(402),后秦姚为北魏军包围于柴壁,“秦王兴将兵四万七千救之,将据天渡运粮以餽平”。胡注:“柴壁在汾东,天渡盖汾津之名,在汾水西岸。”在今山西省
亦名集宁海子、奇尔泊 希尔泊。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之黄旗海。《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大同县: 威宁海子 “在府北塞下,属部驻牧处也。天顺中,石彪镇大同,请置城于威宁海,不果。成化十六年,王越袭
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升上高场置,属筠州。治所即今江西上高县。《寰宇记》卷106上高县:“以地形高上,故曰上高。”宋属瑞州。元属瑞州路。明、清属瑞州府。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在
明洪武二十一年 (1388) 置姚安守御千户所,属楚雄卫。治所即今云南姚安县。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废。
清雍正七年 (1729) 置泰宁协,属四川都司。驻地在噶达城 (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德乡),十三年 (1735) 驻地在化林坪 (今泸定县东南兴隆镇东北化林村)。乾隆四十三年 (1778) 改为泰宁营,
又称玉水。即今山东济南市西南玉府河。《方舆纪要》卷31长清县:丰齐河在“县东北三十里。自泰山北下柳坞,都泉诸溪水会而成流,经渴马崖,又西北经丰齐镇。至县北,入大清河”。
又作鄂多里。即斡朵邻。元代在今黑龙江依兰一带新建的军民万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