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垞城

垞城

亦作秺城。即今江苏铜山县北坨城。《水经·泗水注》: “泗水又径留县,而南径垞城东。”《元和志》 卷9徐州彭城县: “故垞城,在县北二十六里。或曰古崇侯国。兖州人谓实中城曰垞。” 《方舆纪要》 卷29徐州: 垞城 “盖南北朝时戍守处也。今谓之茶城,为运道所经。明嘉靖末,黄河北徙,城遂为漕、黄交会之冲。后河口东移,荣城乃为内险”。


明以后作“茶城”。在今江苏省铜山县西北二十余里。元、明以前城东临泗水。《元和郡县志》:“兖州人谓实中城曰垞。”盖南北朝时戍守要地。后为运道所经。明嘉靖、隆庆间,黄河北徙,遂为漕、黄交会之冲。后运道东移,茶城仍为内险。


猜你喜欢

  • 南委泉

    即今山西黎城县北南委泉乡。1943—1945年晋冀鲁豫边区置黎北县治此。

  • 巴里玛

    又作巴里木。清雍正十年(1732)设驿站,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牙克石市东南巴林镇。“巴里”为蒙古语“巴拉”的音变,意为“有虎的地方”。

  • 浒浦镇

    又作许浦镇。南宋置,属常熟县。即今江苏常熟市东北七十里浒浦镇。

  • 桃花峡

    在今甘肃武山县北五里。《明史·地理志》 宁远县: “北有桃花峡,两山夹峙,渭水经其中。”

  • 勒科尔乌兰托布逊山

    在今青海、新疆二省区界上,为昆仑山脉之中支。北脉东延为巴颜哈拉得里奔山、巴颜喀喇山。南达西藏与唐古拉山相连。山上四季积雪。《清史稿·地理志》: 青海有 “勒科尔乌兰达布逊山”。

  • 昆亭寨

    在今浙江宁波市东南昆亭镇。《清一统志·浙江统部》: 浙江提督设把总驻此。又 《宁波府》: 昆亭寨 “在镇海县南一百四十里,北接穿山,东接霩��, 有官兵防守”。在今浙江省宁

  • 下新河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清一统志·江宁府一》“新河”条引《(江南)通志》谓:“下新河自三山桥,历石城、定淮诸门, 由草鞋夹以达于江。”

  • 老洲头市

    即今安徽宿松县南老洲头。清时地属江西湖口县,有千总驻防。

  • 资坵镇塘

    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一百一十四里资丘镇东。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长阳县西有资坵镇。1980年滑坡,徙于桃山今址。

  • 邓尉山

    又名袁墓山。或作玄墓山、元墓山。俗名光福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光福镇附近。相传汉有邓尉隐此,故名。民国《吴县志》卷19:“玄墓山在邓尉山东南六里,本为一山,北称邓尉,而南称玄墓也。相传东晋青州剌史郁泰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