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墟
即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四把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天河县图:东南有四八墟。
即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四把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天河县图:东南有四八墟。
一名龙津市。即今江西余干县西南,信江北岸龙津。元于此置龙津驿,清裁。信江在余干县境亦称龙窟河,铺因以为名。
在今福建龙岩市南。《方舆纪要》卷99漳平县:百家畲洞“在县南五十里,界龙溪、安溪、南靖、龙岩、漳平五县间,县正当其北,为要冲。万山环抱,四面阻塞,洞口陡隘,仅通人行。中宽广容百家,畲田播种,足以自给,
①北魏正始元年(504)置,属郢州。治所在齐安县(今河南信阳县东)。南朝梁大通二年(528)属司州。东魏武定七年(549)属南司州。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市及信阳、罗山二县一部分地。北齐属郢州。北周属申州
隋开皇六年 (586) 置,治所在阳信县 (今山东阳信县南七里)。大业二年 (606) 改沧州,后又改渤海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改棣州,寻废;贞观十七年 (643) 又置,移治厌次县 (今山东
即蒙古车臣汗部车臣汗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温都尔汗。
①即今湖南新田县治。《清一统志·永州府二》: 新田营,“今新田县治。明万历二年置,以防宁远东北瑶洞。崇祯十二年,郡守晏日曙以其地山峦层复,民染瑶俗,建议分宁远南北二乡十五都置县,即新田为治,因名”。②
①东汉改观县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西晋属顿丘郡。北魏改为卫国县。②隋大业三年(607)改朝歌县置,为汲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浚县西南四十七里卫贤乡。唐属卫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废。元祐
①地区名。北宋初将五代后蜀故地分设西川、峡两路, 约当今大渡河以东北和陕西汉中地区。咸平四年(1001)分为益州(后改成都府)、利州、梓州(后改潼川府)、夔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 一
西汉置,属庐江郡。治所即今安徽潜山县。东汉建安末为庐江郡治。西晋永嘉末废。古县名。春秋楚地,西汉置县,治今安徽省潜山县,属庐江郡。西晋永嘉末废。三国魏正始四年(243年)司马懿率军入舒县,吴诸葛恪自此
在今山东宁阳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32宁阳县: “鲁姑泉在县西北三十里。” 《清一统志·兖州府一》: 鲁姑泉 “西南流六十五里,入泺澢泉。又西会汶上县龙斗泉,入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