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唐河县

唐河县

1923年改沘源县置,属河南汝阳道。治所即今河南唐河县。以唐河为名。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西南部,北与湖北省毗邻。属南阳市。面积2512平方千米。人口126.2万。辖11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北魏置上马县(治今唐河县城)。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上马县为泌阳县,治今址。天祐三年(906年)唐州移治泌阳县,改称泌州。五代唐改泌州为广州,晋复为泌州,汉改唐州。宋、金、元因之。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泌阳县入唐州。三年置唐县,属南阳府。清因之。1914年因与河北省唐县重名,改称沘源县,以沘水源于此得名。属豫南道。1914年属汝阳道。1923年改沘源县为唐河县,以唐河命名。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南阳专区,1969年属南阳地区,1994年属南阳市。地处南阳盆地东部,唐河及其支流泌阳河、桐河、三家河、清水河、蓼阳河流经境内。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稻、玉米、豆类、棉花、芝麻、油菜籽、花生为主。矿产有石油、萤石、花岗石、石灰石等。有食品、饲料、纺织、建材、机械、化工、造纸、缝纫、印刷等厂。312国道和方枣、确内公路在县城相交。名胜古迹有泗洲塔、陕西会馆(又名源潭关帝庙)、寨茨岗遗址、湖阳公主墓等。


猜你喜欢

  • 昌江山

    在今湖南平江县东南二里。《舆地纪胜》卷69岳州: 昌江山,“ 《皇朝郡县志》 云: 在平江县境。有仙人艾君居之,有石坛、美蓉池、金线洞、飞仙石、温泉。山有别出凡五: 曰天岳,曰雷台,曰雷公,曰天柱,曰

  • 芳华苑

    即唐东都苑。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5载:神都苑“唐之东都苑,隋之会通苑也。又曰上林苑,武德初改芳华苑,武后曰神都苑”。

  • 洪罗庙市

    又名洪市或洪落市。即今湖南衡阳县(西渡镇) 西北四十四里洪罗庙镇。清同治 《衡阳县志》 卷9: “神像乘涨浮至,民俗以水退为洪落,故以名焉。”

  • 南诏德化碑

    在今云南大理市太和城遗址上。唐大历元年 (766),南诏王阁罗凤立此碑于太和城宫门外。碑高3.02米,碑阳正文三千八百余字,叙述南诏初期历史及其与唐王朝的关系,并述及天宝战争的起因和经过。书法遒劲。传

  • 东城镇

    宋置,属会稽县。即今浙江上虞市西十二里东关镇。(1)在河北省阳原县中部偏北。面积155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城,人口 4860。明天顺四年(1460年)筑东、西二城,该城居东,故名。1

  • 齐兴郡

    ①南朝梁置,属北江州。治所在西平县(今湖北黄陂县北)。北齐废。②南齐永明三年(485)置,属郢州。治所在绥怀县(今湖北黄州市北)。北周废。③南齐永明七年(489)置,属梁州。治所在郧乡县(今湖北郧县)

  • 铁柱山

    在今内蒙古正镶白旗 (查干淖尔镇) 西北。《清一统志·察哈尔部》: 铁柱山 “在 (镶白旗察哈尔) 西北七十里。蒙古名阿尔坦噶达苏。其西北即红盐池”。

  • 猫猫洞

    在今贵州兴义市东北顶效镇境。1975年在此发现的大量人类化石,属于 “新人” 阶段。这是贵州的一处时代很晚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 捍文砦

    亦作捍枝砦。北宋咸平中置,属云安县。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南。宋曾公亮 《武经总要前集》 卷20云安军: 捍文砦 “在 (云安) 县南一百里”。后废。

  • 小梅隘

    在今浙江龙泉市西南小梅镇。《方舆纪要》卷94龙泉县:小梅隘在“县南小梅岭上……为入闽之间道,正统中设隘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