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堡
即今陕西横山县东响水镇。《方舆纪要》 卷61榆林镇: 响水堡 “旧为绥德州属砦,成化二年边臣王復议移黑河山,改名平夷堡。七年,余子俊以平夷水泉枯涸,复还故治”。清初设都司驻守。
明正统二年(1437年)置,即今陕西省横山县东响水镇。属榆林卫。清废。
即今陕西横山县东响水镇。《方舆纪要》 卷61榆林镇: 响水堡 “旧为绥德州属砦,成化二年边臣王復议移黑河山,改名平夷堡。七年,余子俊以平夷水泉枯涸,复还故治”。清初设都司驻守。
明正统二年(1437年)置,即今陕西省横山县东响水镇。属榆林卫。清废。
金皇统二年 (1142) 改永兴军路置,治所在京兆府 (今陕西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韩城、铜川、乾县以南,武功县以东,首阳山、镇安县、社川河以北、以东及河南卢氏县、虢略镇、米阳关等地。蒙古废。金皇统
北宋开宝七年 (974) 置,为羁縻州,属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北月里乡东北巴峨村。大观元年 (1107) 改为观州,四年 (1110) 复为南丹州。元至元十三年 (1276) 升为南丹州溪峒安抚
又作万里石塘。宋代以后典籍中我国南海诸岛中一些岛屿的名称。赵汝适《诸蕃志》作“万里石床”。即“万里石塘”。
在今湖南长沙市岳麓山白鹤泉上方。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1899年留学日本,1900年回国,准备在汉口发动武装起义,事败再渡日本,改名锷,以示投笔从戎的决心。1903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市东北二十五里昌城镇。高帝八年 (前199) 封旅卿为昌侯。元鼎元年 (前116) 又封城阳顷王子差为昌侯,即此。东汉省。西汉元鼎元年(前116年),武帝封城阳王子差
北魏离宫。在今山西大同市城北五十里方山脚下。《魏书·高祖纪》 载:太和三年(479)六月,“起文石室、灵泉殿于方山”。灵泉殿旁依灵泉池,后筑墙垣,成为灵泉宫。
亦作巴燕戎格渠。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中部。《清史稿·地理志》 西宁府:巴燕戎格厅“巴燕戎格河出小积石山东麓,纳厅境诸小水,南入黄河”。
在今江西贵溪县西南上清镇东端。《明一统志》 卷51广信府: 上清宫 “在龙虎山。汉天师张道陵之后居之。唐名真仙馆。宋大中祥符间改上清观。政和间赐名上清正一宫”。晋时为传箓坛,唐时改真仙观,在今江西省贵
在今河北崇礼县东南。据民国《张北县北》卷2:太子城“在县城东南一百八十里……旧时相传城为秦筑,以居太子扶苏者”,此诞妄,不可信。
①西魏改吉阳县置,属魏兴郡。治所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北九十里老县街东。北周天和四年(569)移治今安康市。隋大业初改名金川县。②隋置,属儋耳郡。治所在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西昌城镇东北。唐初废入昌化县。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