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阗道
1920年由喀什噶尔道的和阗、墨玉、于阗、洛浦、皮山、叶城六县置,属新疆省。治和田县(今新疆和田市)。辖境约当今新疆和田地区。1928年废。
1920年4月由喀什噶尔道的和阗、墨玉、于阗、洛浦、皮山、叶城六县设置,治和阗县(今新疆和田市)。属新疆省。辖区约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叶城、皮山、墨玉、和田、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市县。1921年11月由叶城县析置泽普县。1924年废。
1920年由喀什噶尔道的和阗、墨玉、于阗、洛浦、皮山、叶城六县置,属新疆省。治和田县(今新疆和田市)。辖境约当今新疆和田地区。1928年废。
1920年4月由喀什噶尔道的和阗、墨玉、于阗、洛浦、皮山、叶城六县设置,治和阗县(今新疆和田市)。属新疆省。辖区约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叶城、皮山、墨玉、和田、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市县。1921年11月由叶城县析置泽普县。1924年废。
即今河南永城市东六十里芒山镇。清光绪《归德府志》卷首《永城县境图》:县北有山城集。
一名瓦白果。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自治县西南。清雍正十年(1732)置斗门磨沙土千总。
又作猫里庄、苗栗街。台湾土著番社名。即今台湾苗栗县。清光绪十三年 (1887)于此设苗栗县。又作猫里庄、苗栗街。台湾土著番社名。即今台湾省苗栗县驻地苗栗镇。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置苗栗县于此。
亦称烟溪口。清设铺递,即今湖南黔阳县西五十八里双溪镇。
唐贞观中置,属芝州。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南隆光村。北宋废。古县名。唐贞观中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南龙光。属芝州。北宋废。
①隋开皇十一年 (591) 改汛潭县置,属洮州。治所即今甘肃临潭县。大业三年 (607) 属临洮郡。唐属洮州,贞观五年 (631) 移治今甘肃卓尼县西洮河南岸。八年移洮州理于此。广德元年 (763)后
亦名郎城。分里、外二城,里城即今河北永清县东南里澜城,外城即今廊坊市南外澜城。《元丰九域志》 卷2信安军: 狼城在 “军东三十里”。《清一统志·顺天府三》: 狼城 “即宋信安军之狼城塞也。有里、外二狼
即今四川大足县之濑溪河。《元和志》卷33静南县:“赤水溪,经县南,去县九十步。”《寰宇记》卷88大足县:“在河楼湍,东临赤水。赤水溪,源从普州安岳县界来。”
又名巩哈设治局。1938年由伊宁县属巩团斯、哈什河两牧区改置,治所在尼勒克(今新疆尼勒克县)。因喀什河支流尼勒克河而得名。“尼勒克”,蒙古语意为“小孩”。1939年改设巩哈县。又称巩哈设治局。1938
西汉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南三十一里。元朔元年 (前128),封菑川王子黑为剧魁侯国于此。东汉省。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年),武帝封甾川懿王子黑为剧魁夷侯,分甾川国置,治今山东省昌乐县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