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吴桥县

吴桥县

金改吴桥镇置,属景州。治所在今河北吴桥县(桑园镇)东吴桥镇。清属河间府。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58年移治桑园镇。


在河北省东南部,东南临山东省。属沧州市。面积603平方千米。人口27.9万。辖5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桑园镇。西汉置安陵县,治今县东北,属平原郡。东汉省。西晋初置东安陵县,治安县故城,属勃海郡。北魏更名安陵县,属渤海郡。后几经废置。唐初复置安陵县,属观州。北宋景廞二年(1035年)安陵县省入将陵县。金大定二年(1162年)析将陵县吴桥镇置吴桥县(治今县东吴桥),属景州。元、明因之。清属河间府。1913年属直隶省渤海道,次年属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属山东省沧南专区,1950年改属德州专区。1952年划归河北省沧县专区。1958年属天津专区,同年改隶天津市,县治迁驻桑园。1961年属沧州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沧州市。地处河北平原东南缘,地势低平。南运河、宣惠河、龙王河、沙河斜贯县境。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大豆等。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出口基地县。工业有棉纺、食品、化工等。竹编为民间传统手工艺。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有“杂技之乡”美誉。京沪铁路,京沪高速公路,104国道,桑宁、桑辛等公路经此。古迹有孙膑石牛、唐槐、范公墓。


猜你喜欢

  • 罗峒隘

    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清一统志·惠州府》: 罗峒隘 “在博罗县东北象头山南,为陆路要害”。

  • 河阳州

    元至元十六年 (1279) 置,为澂江路治。治所在今云南澄江县西三里旧街子。二十六年(1289) 降为县。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置,治今云南省澄江县,属澂江路。二十六年降为河阳县。

  • 画邑

    亦名画中。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因澅水为名。《史记·田单传赞》: “燕之初入齐,闻画邑人王蠋贤,令军中曰: ‘环画邑三十里无入。’”即此。《索隐》 引刘熙云,画为 “齐西南近邑”。《正义》 引《括地

  • 方斗城

    在今四川宣汉县西北方斗山。《元史·杨文安传》:至元元年(1264),“复筑方斗城,为蟠龙声援,令裨将高先守之”。

  • 代英县

    1933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上杭、永定二县边境析置,治所在太拔(今福建上杭县东南太拔)。以恽代英烈士命名。1935年1月裁撤。旧县名。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33年由上杭、永定两县析置。以纪念193

  • 八美

    俗称八美司。即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八美镇。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八美土百户。

  • 河口市

    在今广东五华县北大坝镇。清同治 《广东图说》 卷90: 长乐县有河口墟。旧市名。1950年以河口对汛督办区置,治今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1955年撤销,改设河口县。

  • 北川铁路

    自今四川重庆市江北区白庙子至合川市东渠江东岸之三汇场。1927年动工兴建,1929年9月建成一段通车。1934年增建至大田坝,全长23里。为单轨运煤铁路。是四川第一条铁路。

  • 清河沟

    在今陕西吴堡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57吴堡县: 清河沟在 “县西二十里。黄河水浑,而此水独清,因名。有清河沟桥跨其上。东流入黄河”。

  • 丰镇县

    1912年改丰镇厅置,属山西省。治所即今内蒙古丰镇市。1914年划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1928年属绥远省。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90年改设丰镇市。旧县名。1912年由丰镇厅改置,治今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