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公堤
北宋宣和时建,在今四川乐山市南,大渡河(青衣江)注入岷江处。为捍江水之堤。《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吕公堤“自三江门二水之会,连延不断,岸被啮。吕公由诚大筑此堤,府人德之,以字堤云”。
北宋宣和时建,在今四川乐山市南,大渡河(青衣江)注入岷江处。为捍江水之堤。《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吕公堤“自三江门二水之会,连延不断,岸被啮。吕公由诚大筑此堤,府人德之,以字堤云”。
又名刘园。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外。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时名东园。清嘉庆年间归刘氏,名寒碧山庄。又名刘园。清光绪初归武进盛氏,改名留园。园内花木楼台,布置闲雅,集园林之大成,被誉为清江南园林代表作之一。19
在今上海市松江县北十四里卖花桥。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松江县东北有 “卖花桥镇”。
指今四川汶川县西之岷江。以江西保子冈为名。《明史·地理志》 威州: “宣德三年六月迁于保子冈河西,十年六月又迁于保子冈河东千户所城内。”
亦名翠微寺。在今北京西山八大处中第一处。位于翠微山西南隅平地上。明弘治十七年(1504) 建。清乾隆十四年 (1749) 改今名。明 《帝京景物略》 卷6: “善应寺,殿佛不结趺,高几危坐,仪如中土。
在今湖北武昌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6武昌府: 鲁湖 “在府西南八十里。南接釜头湖,西抵金口垱”。又称卤湖。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南部、长江右岸。属沉溺型河迹洼地湖。湖面海拔21米,原有面积77.1平
在今安徽明光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29来安县。秋浦水 “在县西三十里。源出泗州盱眙县,会独山水,入于清流河”。
即今江西安远县北七十里重石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9: 安远县北有重石堡。
一名石城山。在今河南信阳县东南。《庄子·天运》: “南行者至于郢,北面而不见冥山。”《战国策·韩策一》: 苏秦说韩王曰,“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古山名。又称石城山。在今河南省信阳市东南。战国时为韩
在今山东滨州市东南蒲城乡东南。《方舆纪要》卷31蒲台县:三姑台“在县(按指蒲台县旧治)东一里。相传古贞女蒲氏所筑,有三台并峙,遗址仅存。或以为即秦蒲萦台云”。
即今甘肃永登县西北武胜驿乡。《方舆纪要》 卷63庄浪卫: 武胜堡在 “卫西北三十里”。《清一统志·凉州府二》: 武胜堡 “在平番县西北三十里。城周二里五十步。今设把总,堡西诸隘口,路通海夷,皆为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