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茂镇
即今广东吴川市东南博茂。《明史·地理志》 茂名县: “又西南有博茂巡检司,后废。”
即今广东吴川市东南博茂。《明史·地理志》 茂名县: “又西南有博茂巡检司,后废。”
东魏天平二年 (535) 改河南县置,为河南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涧水东岸。北周复为河南县。古县名。东魏天平二年(535年)改河南县置,治今河南省洛阳市西。为河南郡治。北周复名河南县。
①即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泥溪乡。清道光《通江县志》 卷2: 泥溪场 “离城一百七十里”。1932年川陕省设赤化县泥溪市苏维埃驻此。1933—193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置赤北县治此。②即今四川宜宾县西北泥溪镇
①东晋置,属建平郡。治所在今湖北秭归县(剪刀峪)西北。《水经·江水注》:“袁山松曰:父老传言,原既流放,忽然暂归,乡人喜悦,因名曰归乡。”《宋书·州郡志》:归乡公相“按《太康地志》云,秭归有归乡,故夔
在今贵州桐梓县西北夜郎乡。《明史·刘綎传》: 万历二十八年 (1600) 讨杨应龙叛乱,四川总兵刘綎逾夜郎旧城,直抵娄山关。在今贵州省桐梓县西北夜郎坝。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之役,四川总兵刘
南朝宋改高密国为郡,属青州。治所在桑犊城 (今山东潍坊市东南)。北魏属胶州,移治高密县 (今山东高密市西南)。北齐移治东武县 (今山东诸城市)。隋开皇初废。大业初改密州复置,治所在诸城县 (今山东诸城
北宋开宝四年 (971) 改雄州置,治所在保昌县 (今广东南雄县)。以河北路有雄州,故名南雄。辖境相当今广东南雄、始兴二县地。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为南雄路。清嘉庆十一年 (1806) 改南雄
①在今河北冀州市北。《方舆纪要》卷14冀州:长堤“在城北,抵宁晋、新河县境。高丈余,长百三十里,以防滹沱漳河之涨溢。成化十八年知州李德美所筑”。②在今山东东明县南。《方舆纪要》卷16东明县:长堤“在县
即今山东宁津县东孟集乡。清光绪 《宁津县志》 卷2: “邑东二十八里孟家集。”
①一名同罗关。明置,在今湖北罗田县西北百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76罗田县 “岐岭关” 条下: 凤凰关 “其相近者曰铜锣关”。②亦名铜锣峡关。在今四川重庆市东二十里长江铜锣峡口北岸。《明史·地理志》
战国秦邑。在今陕西澄城县境。《史记·秦本纪》:孝公七年(前355),“与魏惠王会杜平”,即此。古邑名。战国秦邑。在今陕西省澄城县境。《史记·秦本纪》:秦孝公七年(前355年),“与魏惠王会杜平”,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