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浪县
1947年1月由阳武、原武二县合并设置,治阳武 (今河南原阳县)。旋裁撤,复置阳武、原武二县。
旧县名。1947年由阳武、原武两县合并设立,治阳武(今河南原阳县驻地城关镇)。旋裁撤,复置阳武、原武两县。
1947年1月由阳武、原武二县合并设置,治阳武 (今河南原阳县)。旋裁撤,复置阳武、原武二县。
旧县名。1947年由阳武、原武两县合并设立,治阳武(今河南原阳县驻地城关镇)。旋裁撤,复置阳武、原武两县。
在今福建大田县东南。《方舆纪要》卷97大田县:“石牌隘在县东南四十里,路通德化。”
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浐河西岸。《新唐书·食货志》:开元中,长安令韦坚兼水陆运使,“坚治汉、隋运渠, 起关门抵长安, 通山东租赋。……又于长乐坡濒苑墙凿潭于望春楼下,以聚漕舟。坚因使诸舟各揭其郡名,陈其土
又名横岭。今山西永济市东南四十五里王官峪。《旧唐书·司空图传》:“图有先人别墅在中条山之王官谷。泉石林亭,颇称幽栖之趣。”在今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东南中条山中。谷深十里,岩洞奥邃,泉谷幽奇。唐司空图居此
北齐置,在今山东郯城县北。王仲荦 《北周地理志》 卷8引 《严□顺兄弟造像记》: “前尚书严□顺兄弟仰为亡考宁远将军东海太守当郡都督带郯城戍主敬造龙华四面龛像,天统元年五月十五日。”
在今贵州黔西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23附水西宣慰司:白玉洞“亦曰白玉岩,夷酋聚粮处。洞险恶,西近卧遮龙场”。
明置,为右江水驿。在今广西隆安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10隆安县:那造水驿,“《志》云:旧在府西九十里,后徙于县城西北隅,嘉靖四十五年革”。
在今安徽歙县城南练江南岸。《舆地纪胜》 卷20徽州: 披云峰 “在歙县西南二百步,山势峭拔,苏德祥为亭于峰顶,名披云亭”。
在今福建诏安县西。《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诏安县:良峰山在“县西一里,耸拔奇秀,县之主山也”。
南宋置,属泸州。在今四川泸州市西郊忠山 (旧名宝子山、宝山)。《元史·步鲁合答传》: 至元十一年 (1274),“泸州叛,还军讨之,步鲁合答以所部兵攻宝子砦”。即此。
清初赏给西藏,宣统三年(1911)收回,设杂瑜委员,属四川省。1912年改置察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