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半塔集

半塔集

在今安徽来安县东北六十里,与江苏省交界处。集旁原有古塔一座,名曰白塔,传为三国吴赤乌元年(238)建。后遭雷击,毁其半,故名半塔。集亦以半塔为名。1940年3月新四军第五支队曾在此击败国民党韩德勤部的进攻,史称“半塔集保卫战”。


在安徽省来安县城东北30千米,地处皖、苏两省交界。集旁原有古塔一座,名曰白塔,传为三国吴赤乌元年(238年)所建。后遭雷击,残存其半,故名半塔。集市亦以半塔为名。因此处丘陵起伏,地势险要,为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皖东活动中心。1940年3月新四军第五支队曾在此击败国民党韩德勤十多个团的进攻,史称半塔保卫战。建有烈士陵园、英雄纪念碑和半塔保卫战历史资料陈列馆,纪念碑碑文系张云逸所撰。


猜你喜欢

  • 旧开原站

    明改元开原城置,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南大城子古城。明《辽东志》卷9:纳丹府东北陆路有旧开原站。

  • 千像寺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盘山东麓。清乾隆静寄山庄北。寺建于唐开元年间,初名祐唐寺,又名千像寺,清称千相寺。《日下旧闻考》卷116载《辽李仲宣祐唐寺讲堂碑略》:“盘山旧有五寺,祐唐其一。自昔相传有尊者挈杖远至

  • 新绛

    即新田。在今山西侯马市西晋国遗址。晋旧都曰绛,迁于新田,称为新绛。

  • 破陵

    在今河南孟津县东。《资治通鉴》: 隋大业九年 (613),杨玄感至东都,屈突通奉诏驰救,由河阳“济河,军于破陵”。胡三省注: “破陵当在河阳南岸、洛城东北。”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资治通鉴》:隋大业九

  • 宁朔州都督府

    唐置,寄治朔方县界。约在今陕西靖边县境。唐羁縻都督府。以回纥部族置,始建年代及地域无考。永淳、垂拱时突厥、铁勒相继叛唐后,侨治夏州朔方县(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界,属夏州都督府。

  • 妢胡

    西周、春秋时西戎国名。《周礼·冬官·考工记》:“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燕之角,荆之干,妢胡之笴,吴、粤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据《说文》当为西极之国。

  • 三塔集

    即今安徽阜南县东北三塔集镇。清乾隆《阜阳县志》卷4:三塔集在“西南乡三十五里”。

  • 嵩陵

    五代周太祖郭威陵。在今河南新郑市北三十六里周家村。《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 后周太祖郭威死后,“葬于嵩陵”。《寰宇记》 卷9郑州新郑县: “周太祖嵩陵,在邑界自然山下。”

  • 氾洲

    即汜洲。在今河南汉寿县西北。《水经·沅水注》 亦作氾洲。

  • 散原山

    即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水经·赣水注》: 石头津步 “西行二十里曰散原山。叠嶂四周,杳邃有趣。晋隆安末,沙门竺昙显建精舍于山南,僧徒自远而至者相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