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北镇庙

北镇庙

又名山神庙。在今辽宁北宁市城西三里山坡上。是医巫闾山的山神庙。《清一统志·锦州府》载:北镇庙“在广宁县西医巫闾山之阳,去山五里余,距城三里余。舜封医巫闾山以镇幽州,《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巫闾。隋开皇十四年,诏就山立祠。唐开元中,封广宁公。辽、金加王号。元大德二年,封贞德广宁王。明改称北镇医巫闾山之神。本朝因之。旧庙毁于元季,明永乐十九年敕建,成化间重修”。现存各殿都是明、清时所建。建筑群从岗下到岗顶依天然地势排列,主要建筑为歇山式大殿,绿琉璃瓦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梁坊上有彩绘,殿内东、西、北三面墙壁画有星宿人物三十二个。庙内还有山门、神马门、钟楼、鼓楼、御香殿、更衣殿、内香殿、寝殿(后殿)等。庙内的元、明、清碑刻四十五方。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辽宁省北宁市区西2.5千米的山坡上。原为医巫闾山的山神庙,现为全国五大镇山庙中保存较好的一座。建于金代,元、明、清重修。现存各殿为明、清时所建。建筑群依山而建,南低北高,五重大殿南北成行,布局深远,规模宏大。主要建筑为歇山式大殿,绿琉璃瓦顶,九架梁,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檐下用双昂五跴斗栱,梁枋上有彩绘,殿内东、西、北三面壁画有星宿人物32个。另有山门、神马门、钟楼、鼓楼、御香殿、更衣殿、内香殿、寝殿(后殿)等建筑和元碑11方、明碑9方、清碑25方,告祭碑、皇帝题咏刻石及重修庙宇碑记,都是很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庙东邻为清乾隆皇帝所建“行宫”遗址,为清代皇帝东巡盛京祭祖或祭祀闾山的驻跸之处。遗址东北隅存“棋盘山”残迹,相传是当年乾隆皇帝弈棋之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镇庙御香殿


猜你喜欢

  • 三角淀

    古雍奴薮。在今河北霸州市、永清、文安、大成及天津市静海等县间。《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三角淀“在武清县南,周回二百余里,或云即古之雍奴。……其源自范瓮口、王家陀河、越深河、刘道口河、鱼儿里河诸水所聚,

  • 胜州

    ①隋开皇二十年 (600) 分云州置,治所在榆林县 (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南岸十二连城古城)。《元和志》 卷4胜州: “割云州之榆林、富昌、金河三县置胜州,立嘉名也。” 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准格尔旗、

  • 寿山艮岳

    即艮岳。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隅。宋徽宗筑。宋王偁《东都事略》:“政和初作寿山艮岳于禁城之东陬。”《方舆纪要》卷47:“初名凤凰山,后改寿山艮岳。上为华阳宫,峰峦嶂巘,洲渚池沼,皆以人力为之,穷奇极胜。后

  • 南住山

    在今浙江兰溪市南。《方舆纪要》 卷93兰溪市: 南住山在 “县南十五里。祝穆云: 其山自闽中迤逦而来,至此截然而住,因名”。

  • 慎州

    唐武德初置羁縻州,隶营州。领涑沫靺鞨乌素固部落。神龙初属幽州。治所逢龙县,契丹陷营州后南迁,寄治良乡县之故都乡城 (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长沟镇东侧土城)。后废。

  • 金渠镇

    清置,属郿县。即今陕西眉县东南金渠镇。在陕西省眉县西北部。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金渠镇,人口 4120。镇以驻地名。元代金姓重疏“宁戚渠”,故名。清雍正年间曾建镇。1949年设金

  • 里洞

    即今广东新兴县南里洞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新兴县南有里洞。

  • 大信港

    即南浦。在今安徽芜湖市北东梁山南大信镇。《资治通鉴》:南朝宋孝建元年胡注:“南浦,其地则今之大信港也。”

  • 松林河

    即今四川石棉县西北松林河。清光绪 《越嶲厅志》 卷6: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部往紫打地(安顺场),“土千户王应元率土兵团练,暗将松林河桥拆毁,令乡村各寨坚壁清野”,致使石达开全军覆没。

  • 福州长官司

    元改福州羁縻州置,属庆远南丹安抚司。治所即今广西南丹县西富罗。明洪武初废。元以羁縻福州改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西富罗。明洪武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