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府
清雍正二年 (1724) 改凉州卫置,属甘肃省。治所在武威县 (今甘肃武威市)。辖境相当今甘肃武威、永昌、民勤、天祝、古浪、永登等市县地。1913年废。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凉州卫置,治武威县(今甘肃武威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武威、永昌、金昌、民勤、天祝、古浪、永登等市县。1913年废。
清雍正二年 (1724) 改凉州卫置,属甘肃省。治所在武威县 (今甘肃武威市)。辖境相当今甘肃武威、永昌、民勤、天祝、古浪、永登等市县地。1913年废。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凉州卫置,治武威县(今甘肃武威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武威、永昌、金昌、民勤、天祝、古浪、永登等市县。1913年废。
即今吉林蛟河市与新站、退博之间的三角地。《金史·世纪》: “欢都大破乌春等于斜堆,故石、拔石皆就擒。世祖自将与欢都合兵岭东,诸军皆至。”
明永乐十九年(1421)于小彻里地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勐腊县境。辖境在澜沧江以东, 比今云南勐腊县大。宣德九年(1434)废入车里宣慰司。
即今山东郯城县北李庄镇。清属兰山县(今临沂市),康熙十二年(1673)置驿,有驿丞驻此。
在今西藏察隅县下察隅地区,察隅县治南四十二里处,沿察隅河右岸。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1944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十五里司竹乡。《史记·货殖列传》:“渭川千亩竹。”即此。汉时称鄠杜竹林。自汉至唐,均设司管理。宋于此置司竹监。《元和志》卷2盩厔县:“园周回百里,置监丞掌之,以供国用。义宁元年,义师起
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白泥州置,属播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余庆县。万历二十九年(1601)废入余庆县。元初置,治今贵州省余庆县。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改为州。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复置,万
又名龙鹤、龙鹄。在今四川松潘县。《宋书·吐谷浑传》:“自抱罕以东千余里,暨甘松,西至河南,南界昂城、龙涸。”即此。北周保定五年(565)于此置龙涸防。天和元年(566)于此置扶州,龙涸郡、嘉诚县。又作
即今四川璧山县东北八塘镇。清同治《璧山县志》卷1:八塘场在“县北八十里。古名新市镇”。
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9郧西县:光照山在“县西北六十里。接(陕西)山阳县界”。
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北一百五十里小方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