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西郡
即石山郡。治所在方义县(今四川遂宁市)。唐杜佑《通典》卷157遂州:“后周置遂州及兴西郡。”
即石山郡。治所在方义县(今四川遂宁市)。唐杜佑《通典》卷157遂州:“后周置遂州及兴西郡。”
在今阿富汗西北。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卷1: 揭职国 “东西五百余里,南北三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四五里。……东南入大雪山”。
或即空亭部。宋大理置,为教合三部之一,属最宁府。在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西北四十四里新现。元代属临安等处宣慰司。明代属教化三部长官司。清代属开化府。
即今安徽怀宁县东北大桥头。光绪《大清直省地舆全图》:安庆府怀宁县(今安庆市)北有大桥头。
即今四川三台县西北刘营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三台县:刘家铺“在县北六十五里”。
东汉初改鬲县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德州市南。《后汉书· 朱祐传》: 建武十三年(37),“增邑,定封鬲侯,食邑七千三百户”。永元十四年 (102) 改为县。永初七年 (113) 复为鬲侯国。三国魏
即今广东四会市西北石狗镇。旧属广宁县。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广宁县东南有石狗墟汛,设外委把总驻防。
①亦作大谷口。即今山西五台县东北大峪口村。明永乐中置巡司于此。清裁。②即今山西怀仁县西南大峪口村。《清一统志·大同府》:大峪口“在怀仁县西南四十里大峪口村。高二十丈有奇,盘曲二里,连左云县之四峰山”。
①在今贵州思南县南。《清一统志·思南府》: 和尚滩 “在府城 (今思南县城) 南三十里。中流一石,俨如跏趺。又南三十里有相公滩”。②在今安徽六安市西北七十里。明置和尚滩巡司。《清一统志》 谓 “后以西
在今广东南海市东南。东北距广州市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南海县: 抱旗山在“府 (今广州市) 西南四十里。以形似名,为郡之前案,江水环达,上有古烽堠,其南为南山峡,屹立江滨”。
即崛山。 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14罗次县: 穹荡山 “在县 (今碧城镇) 南十五里。 乌蛮谓之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