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晋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平阳县置,属魏兴郡。治所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北。西魏废。
古县名。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平阳县置,治今湖北省郧西县西北。属魏兴郡。三年为魏兴郡治。西魏废。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平阳县置,属魏兴郡。治所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北。西魏废。
古县名。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平阳县置,治今湖北省郧西县西北。属魏兴郡。三年为魏兴郡治。西魏废。
亦作六吊湾镇。即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南三十里用钓湾镇。清乾隆《娄县志》卷3:有六店湾镇。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娄县图:西南有六店湾。
在今浙江宁海县西南桑洲镇。《方舆纪要》 卷92宁海县: 桑洲岭在 “县西六十里。有桑洲驿”。
即今江西分宜县东北洞村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5袁州府: 分宜县东北有桐村。
①明置,在今贵州遵义县北。《清一统志·遵义府》:永安驿“在府城北少西六十里,达桐梓县界”。②即今陕西永寿县西北永平镇。《清一统志·乾州》:永安驿“在永寿县城内。旧为麻亭镇。明初置,西北至邠州新平驿七十
即今湖北石首市内绣林山。《晋书·刘驎之传》:驎之“居于阳岐,在官道之侧,人物来往,莫不投之”。《水经·江水注》:“江水又右径阳岐山北。”《旧唐书·地理志》石首山:“显庆元年,移治阳岐山下。”即此。
①1913年置,属山西省。治所在代县(今山西代县)。辖境相当今山西保德、静乐、忻州、定襄、五台等县市以北地。1914年改名雁门道。②1913年置,属奉天省。治所在辽源县(今吉林双辽市)。辖境相当今吉林
南宋景定二年(1261)改泸州置,治所在神臂崖城(今四川合江县西北焦滩乡南老泸)。元至元十二年(1275)复名泸州。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改泸州置,治泸川县(今四川泸州市)。属潼川府路。辖境相当今
在今福建尤溪县东北。《清一统志·延平府》: 彭坑岩 “在尤溪县东北三十里。有巨石数十围叠其巅,旁开小洞口,中有池有井,水深不可量。其下曰梅营坂,梅树多至十里”。
在今湖北宣恩县东,为忠建河支流。《方舆纪要》 卷82东乡五路安抚司: 细沙溪在 “司东二十里。自施州界东门山流经此,下流入龙平溪”。
①在今山西运城市南。《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安邑县: “盐池在西南。” 《水经·涑水注》:“今 (盐) 池水东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紫色澄渟,潭而不流。水出石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惟山水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