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兴安南省

兴安南省

1932年伪满取消哲里木盟,成立兴安南分省。1934年改为兴安南省。省会在达尔罕王府(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驻地保康镇西南花吐古拉苏木附近)。1935年9月迁王爷庙街(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驻地乌兰浩特市)。辖通辽县及科尔沁左翼前、科尔沁左翼后、科尔沁左翼中、科尔沁右翼中、科尔沁右翼前、科尔沁右翼后、扎赉特等旗。1943年并入兴安总省。将醴泉县和奈曼旗、喜扎嘎尔旗划入,成立兴安南地区行署。


猜你喜欢

  • 秦川水

    源出今山西长子县西方山,西南流径沁水县入沁水。《水经·沁水注》: 秦川水 “出巨骏山东,带引众溪,积以成川。又西南径端氏县故城东。……其水南流,入于沁水”。

  • 哲古宗

    即今西藏措美县东北哲古。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哲古宗。1960年与达尔马谿合并设哲古县,驻当许。1965年改名措美县。“哲古”,藏语意为小刀。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措美县当许。1960年撤销,

  • 寄畅园

    又称泰园。在今江苏无锡市西惠山寺左。元时为僧房。明正德中,尚书秦金并南隐、沤寓二僧舍为之,名凤谷行窝。后副都御史秦耀易今名。清初圣祖、高宗南巡,皆驻跸于此。道咸之间,园被毁。近代由秦氏后裔复加修葺,幽

  • 留固集

    即今河南滑县东南留固镇。民国 《重修滑县志》 卷6: “留固集,距城二十五里。”

  • 蔓渠山

    为熊耳山之殊称。又名鸾山、峦山、闷顿岭。在今河南卢氏县东、栾川县西北。为伊水发源处。《山海经· 中山经· 中次二经》: “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 《汉书·地理志》

  • 禾亭墟

    即和亭铺。今湖南宁远县东北二十里禾亭镇。

  • 荆门站

    元置,水站。在今山东东阿县西南。明废。元置,在今河南省台前县东北荆门闸。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荆门驿。清时废。

  • 瑞岩山

    在今福建福清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福清县: 瑞岩山在 “县东二十里,山多岩洞诸胜”,故名。明嘉靖中,戚继光曾于山北辟大洞天。

  • 瓦屑墩镇

    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北瓦屑镇。清光绪《南汇县志》卷1:瓦屑墩镇在“邑西北三十里。昔张氏聚族于此。嘉靖间倭人寇毁张氏居,积瓦砾成墩,故名”。

  • 拉哈站

    清康熙二十四年 (1685) 置,即今黑龙江省讷河市西南拉哈镇。《清一统志 · 黑龙江》“布克依站” 条下: “安年站又八十五里至拉哈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