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剌忽站
明初改元吾纳忽站置,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乌拉浑河东祥顺乡。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兀剌忽站”。
明初改元吾纳忽站置,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乌拉浑河东祥顺乡。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兀剌忽站”。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都云县 (今贵州都匀市西南十七里)。明洪武十六年(1383) 改置都云安抚司。
①在今安徽望江县东北四十里,为武昌湖东半部。《方舆纪要》 卷26望江县 “漳湖” 条下: 武昌湖 “又东十里为青草湖,相接者曰白上湖,会上流诸水,其涨弥天,又东北汇于漳湖,导流为埭沟河,达府西皖口入江
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恒春半岛西部。《清史稿·地理志》 台南府: “枫港” 等 “并在恒春县北,西流入于海”。
即今四川眉山东南、青神县北之粤江河。《寰宇记》 卷74青神县: 鱼蛇水 “在县东北十二里。从陵州贵平县木梓山入当县,合导江水。有鱼似蛇”。《方舆纪要》 卷71青神县: 鱼蛇水 “在县南 (北之误) 二
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北享堂附近。清宣统 《甘肃新通志》 卷9: 定西关 “在碾伯县东九十里冰沟谷口,即定西门也。明时羌戎相结,北入冰沟,南达古鄯,居民苦之,故于此设关以控扼要”。
即今广西乐业县东北逻西河。《清史稿·地理志》 凌云县: “红水江为县北界……右受白朗塘、罗西塘水。”
亦名紫港湖。在今湖南华容县西。《清一统志·岳州府一》: 焦圻水 “接流石首县焦山河,南入洞庭”。
俗称登高山。在今福建邵武市区西北隅。《清一统志·邵武府》: 登高山 “在邵武县西。嵯峨耸峙,下瞰城郭,为邦人岁时游观之地。旧志谓之熙春山。以上有熙春台也”。俗称登高山。在福建省邵武市区西隅。有金鸡报晓
南齐置,属越州。治所在杜同县 (今广西北海市东南咸田)。辖境相当今广西合浦县东南福成、营盘乡一带。后废。南朝齐置,治杜同县(今广西北海市东南咸田)。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一带。后废。
即今与美姑河汇合处起至四川宜宾市一段金沙江。两晋至清称马湖江。《华阳国志·蜀志》 僰道县:“治马湖江会,水通越巂。”《水经·若水注》:“绳水又径越巂郡之马湖县,谓之马湖江。”唐樊绰《蛮书》卷2: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