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山
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清一统志·台湾府》: 傀儡山 “在凤山县东南六十里。土番所居,呼为加唠。《通志》: 在县治东。冲霄耸起,常带云雾。舟行至澎湖,天气晴霁,即见此山。重冈复岫,皆人迹所不到,总呼为傀儡山。野番出没于此”。
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清一统志·台湾府》: 傀儡山 “在凤山县东南六十里。土番所居,呼为加唠。《通志》: 在县治东。冲霄耸起,常带云雾。舟行至澎湖,天气晴霁,即见此山。重冈复岫,皆人迹所不到,总呼为傀儡山。野番出没于此”。
唐贞观四年(630)置,属羁縻西怀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八年(634)属羁縻远州。后废。
一作仇由城。 春秋末仇由国所在地,在今山西盂县东北一里。《元和志》卷13盂县:“县城本名原仇城,亦名仇由城。”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西部边缘。西南距排洪滩9.7海里,北距控拜暗沙4.8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涛静暗沙。
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下。为登山之初步,仰视千仞峭壁,性怯者即此裹足。当道石刻“回心石”三字。清光绪《华岳志》卷1:回心石“路有斜削绝壁,攀鏁自此始,登者畏险辄还,故曰回心,镵有‘英雄进步并当思父母’字
①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晏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后废。②1929年改兴京县置,属辽宁省。治所在新宾堡 (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1945年改属安东省。1949年属辽东省,1954年仍属辽
在今陕西洛川县南七十里。《史记·封禅书》: “ (秦) 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文公问史敦,敦曰: 此上帝之征,君其祠之。于是作鄜畤。” 汉置鄜县,以此名。
即今四川长宁县东之长宁河。《明史·地理志》 长宁县: “治东西有二溪,并冷水溪,三溪合流入大江,曰三江口。又东出虞公峡曰淯溪,亦曰武宁溪,其下流入于大江。”
唐末改平原州置,属安南都护府。治所在今越南北端高平省广渊县。北宋为羁縻州。《宋史·广源州蛮侬氏》:“(广源)州在邕州西南郁江之源,地峭绝深阻,产黄金、丹砂,颇有邑居聚落。……唐邕管经略使徐申厚抚之,黄
①亦名古钵岭。在今广西横县北。《舆地纪胜》卷113横州:古钵岭“在横州城北之七里外”。《清一统志·南宁府一》:古钵山“一名古钵岭。山形圆耸,为州镇山”。②在今广西田阳县境。《方舆纪要》卷111田州:古
又名夏壶山、贾屋山、贾母山。即今山西代县东北五十里草垛山。《史记·赵世家》: “简子既葬,未除服,(赵襄子) 北登夏屋,请代王。”古山名。又称夏壶山、贾屋山、贾母山。在今山西省代县东北,和句注山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