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伯都讷站

伯都讷站

亦作白都讷站。清初置,在今吉林松原市(旧扶余县)北。为吉林(今吉林省吉林市)通往黑龙江(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黑龙江至北京交通重要驿站。康熙三十二年(1693)另筑砖城于站南,设付都统驻防,即今松原市。《清一统志·吉林二》:“金州鄂佛罗站”条下:舍哩站“又西北八十里至白都讷站”。清西清《黑龙江外纪》卷2:“由大站至京道里, 自茂兴站起,南八十里至吉林省伯都讷站。”后废。


又作白都讷站。清初置,在今吉林省松原市北,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移于今松原市。为当时通蒙古的重要驿站。驻有吉林副都统。


猜你喜欢

  • 崖门海

    即今广东台山市与珠海市斗门县之间黄茅海。以在新会县崖门之南,故名。《清一统志·广州府一》: 海,“ 《旧志》: 新宁县西南二百里为寨门海。……大金门海迤北为铜鼓海,又东北即厓门海”。

  • 狭中

    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南。《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三十七年 (前210),“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方舆纪要》 卷90富阳县 “富春江” 条: 狭中渡 “水波恶处,今由钱塘渡西

  • 大相国寺

    又名相国寺。在今河南开封市内。北齐天保六年(555)创修建国寺。后废为宅园。唐神龙初僧惠云重建。延和初,睿宗以旧封相王,改为相国寺。北宋至道中,太宗御题额改为大相国寺。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3:“

  • 长春观

    ①在今山东济南城西。《清一统志·济南府二》:长春观“在历城县西。邱处机修真处。殿后一洞,蜿蜒数十里。一名大庵”。②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大东门外,双峰山南麓。始建于元。因纪念长春真人丘处机而命名。多次重建

  • 陇干城

    一作笼竿城。在今宁夏隆德县。《宋史·任福传》:北宋庆历元年(1041),任福等御赵元昊于好水川,“追奔至笼竿城北,遇夏军败死”。即此。《宋史·地理志》 德顺军:“庆历三年即渭州陇干城建为军。”即“笼竿

  • 秋林夏馆山

    在今河南内乡县北一百五十里。《清一统志·南阳府一》: 秋林夏馆山 “泉石甚胜,湍水出焉”。

  • 八仙堡

    亦名八仙峒。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南。 《方舆纪要》卷111思恩府:八仙堡“在府东北。即元所置八仙屯也。亦曰八仙峒。本庆远府宜山县地。正统中,割属思恩,置堡于此,仍以八仙为名”。

  • 扇子峡

    即明月峡。今长江三峡西陵峡东段。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南宋陆游 《入蜀记》: “过扇子峡,重山相掩,状如屏风扇,疑以此得名。” 范成大 《吴船录》: “黄牛峡尽,则扇子峡。”

  • 林西原

    在今越南北部永富省境 (今河内市西北)。《新唐书·南蛮传》: “安南桃林人者,居林西原,七绾洞首领李由独主之,岁岁戍边。” 即此。《方舆纪要》 卷112安南太原府: 林西原 “在峰州西”。

  • 虞城

    ①在今山西汾阳县南二十里虞城村。《魏书·地形志》: 隰城县有 “虞城”。《寰宇记》 卷41孝义县: “虞、虢二城,相传晋灭虞、虢,迁其人于此,筑城以居之。”②在今山西平陆县北。《续汉书 · 郡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