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坛山
①在今浙江平阳县东五里。《方舆纪要》卷94平阳县:仙坛山“在县治东。上有平石,号仙坛,本名横奥,亦曰横屿,三国吴置横屿船屯,盖以山名”。
②在今山东枣庄市东南。《方舆纪要》卷32峄县:仙坛山在“县东北一里。《志》云,山巅广数里,攒簇奇秀,望之如庐。相传古仙人所居”。山腰有痕如带,亦名玉带山。又名凤山。
①在今浙江平阳县东五里。《方舆纪要》卷94平阳县:仙坛山“在县治东。上有平石,号仙坛,本名横奥,亦曰横屿,三国吴置横屿船屯,盖以山名”。
②在今山东枣庄市东南。《方舆纪要》卷32峄县:仙坛山在“县东北一里。《志》云,山巅广数里,攒簇奇秀,望之如庐。相传古仙人所居”。山腰有痕如带,亦名玉带山。又名凤山。
1945年9月置,省会在牡丹江市 (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为东北九省之一。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阿城、宾县、方正以东以南,穆陵、东宁以西地及吉林长白山以东延边地区。1949年4月移省会于哈尔滨市。1954
即今河北献县东十六里河城街乡。清乾隆《献县志》 卷3市集: 有河城。
在今广东番禺市北员冈村。清同治《番禺县志》卷18:墟市有“员冈市”。
亦作湿坂、湿冻岭。在今四川汶川县南漩口镇东北。《元和志》 卷32汶川县: 湿坂 “在县南一百三十七里。岭上树木森沈,常有水滴,未尝暂燥,故曰湿坂”。《水经·江水注》: 江水 “至汶山故郡,乃广二百余步
亦作南垭场。即今四川开县西南南雅镇。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属永昌府。治所即今云南龙陵县。傣语称“勐龙”,意为陵墓区,音译“龙”,重复意译“陵”,因名龙陵。1913年废为县。
《左传》:哀公元年(前494),“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对夫椒山的解释,共有三说:(1)《左传》杜预注:“夫椒,吴郡吴县西南大湖中椒山。”即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之包山, 又名洞庭西山。(2)《寰宇记》
即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北之根河。《元秘史》作刊沐涟河。
即今新疆沙雅县。清乾隆《西域图志》卷15库车:沙雅尔“城周二里许,高一丈四尺,南北二门”。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沙雅县于此。
水阳江及青弋江下游别名。在今安徽芜湖市、县间。《元和志》卷28当涂县:“芜湖水在县西南八十里。源出丹阳湖,西北流入于大江。汉末湖侧亦尝置芜湖县,吴将陆逊、晋谢尚、王敦皆尝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