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城山
在今江西弋阳县南。《寰宇记》卷107信州弋阳县:仙人城山“山峰壁立,高五十丈,形如层城,群仙之室。上有池水清冷,与捣药山相对”。《清一统志·广信府一》:仙人城山“在弋阳县南四十里”。
在今江西弋阳县南。《寰宇记》卷107信州弋阳县:仙人城山“山峰壁立,高五十丈,形如层城,群仙之室。上有池水清冷,与捣药山相对”。《清一统志·广信府一》:仙人城山“在弋阳县南四十里”。
即今四川忠县东北之石宝寨。清嘉庆《四川通志》卷30:玉印山寨“在州北八十里。国初有谭宏、谭文等据此梗化”。道光《忠州直隶州志》卷7:清康熙十九年(1680),谭宏等“踞忠州石宝寨以储粮”。
又名柞水。即今陕西镇安县东乾祐河。《元丰九域志》 卷3: 乾祐县有泎水。《方舆纪要》 卷54镇安县: 泎水 “在县东五里。出秦岭,流入洵阳县界,合旬水入于汉江”。
即今广东新会市北棠下镇。清道光 《新会县志》 卷4: “墟市” 有棠下墟。
古“四渎”之一。又称河水。即今黄河。即“河水”。指今黄河。
在今江苏高淳县东一里。《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高淳县: 学山 “学宫在其旁,因名”。
在今湖南洞庭湖中。 《清一统志·岳州府一》: 舵洲 “向为行旅泊舟之所。 本朝雍正九年,特发帑金二十万两,于洲上建造石台,址广三十丈,袤九十六丈,高六丈,顶二十丈,北如
元末明玉珍改高罗宣抚司置,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镇。明初废。洪武六年 (1373)复置,七年 (1374) 废。永乐四年 (1406) 复置,属忠建宣抚司。清改为高罗土司。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
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南小南头乡东王庄西北三里。为北魏昭成皇帝什翼犍曾孙常山康王元素之子。名淑, 字买仁,谥曰靖。官至使持节、平北将军、肆朔燕三州刺史、平城将军。卒于正始四年(507)十月。《北史》卷15有
在今四川绵阳市南。《周书·叱罗协传》:“时有五城郡氐酋赵杰雄等扇动新、潼、始三州民反叛,聚结二万余人,在州南三里,隔涪水,据槐林山,置栅拒守。” 即此。
在今广东澄海市北三十里。清设把总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