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拉穆楞河
即西拉沐伦河。今内蒙古西辽河上源西拉沐伦河。清魏源《圣武记》卷3:康熙二十九年(1690)八月,额鲁特准噶尔噶尔丹攻破喀尔喀蒙古,长驱南下至乌兰布通山,清抚远大将军福全进击,大破噶尔丹军,噶尔丹“拔营由克什克腾部之什拉穆楞河载木横渡,越大碛山宵遁”。
即西拉沐伦河。今内蒙古西辽河上源西拉沐伦河。清魏源《圣武记》卷3:康熙二十九年(1690)八月,额鲁特准噶尔噶尔丹攻破喀尔喀蒙古,长驱南下至乌兰布通山,清抚远大将军福全进击,大破噶尔丹军,噶尔丹“拔营由克什克腾部之什拉穆楞河载木横渡,越大碛山宵遁”。
在今甘肃敦煌市南十里鸣沙山麓。《清一统志·安西州》:月牙泉“南邻党河,渊渟澄澈,映月无尘,环以流沙, 虽遇烈风,而泉不为沙掩盖”。古称沙井,俗名药泉。在甘肃省敦煌市区南7千米鸣沙山北麓。泉呈月牙形,涟
①唐武德四年 (621) 置,为丽州治。治所在今浙江永康市北。八年 (625) 改为永康县。②唐武则天万岁登封元年 (696) 分括苍、永康二县置,属括州。治所即今浙江缙云县。《元和志》卷26缙云县:
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支流伊曼河。《清一统志·吉林一》:阿库密河“又北曰尼满河,在(宁古塔)城东一千三百五十里。源出尼满窝集,……西北流入乌苏哩江”。
即今西藏东南部珞渝地区格地。沿雅鲁藏布江左岸。为珞巴语名。现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南朝梁普通四年(523)改荡昌县置,为阴石郡治。治所即今广西容县。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改为奉化县。古县名。南朝梁普通中改荡昌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为阴石郡治。隋初改为奉化县。
南北朝时吐谷浑置,在今青海共和县东南曲沟。一说在今青海兴海县东南黄河西岸。《南齐书·河南传》:“大戍有四,一在清水川,一在赤水,一在浇河,一在吐屈真川,皆子弟所治。”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1密云县:白马关“其东有陈家峪堡,亦曰陈家峪关”。
元至元十七年 (1280) 改高州置,属湖广行中书省。治所在电白县 (今广东高州市东北长坡镇南旧城村)。大德八年 (1308) 移治茂名县 (今高州市),属海北海南道。辖境相当今广东高州、茂名、电白、
或称台湾铁路新竹线。从今台湾新竹市至竹东镇,长16.6公里。1946年动工修建,1947年建成。
①亦名笃泉桥。战国秦建于检江上,即今四川成都市南跨南河之南门大桥。《元和志》卷31成都县:“万里桥架大江水,在县南八里。蜀使费祎聘吴,诸葛亮祖之,祎叹曰:万里之路,始于此桥。因以为名”;刘光祖《万里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