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亦马剌山卫

亦马剌山卫

亦作亦马剌卫。明永乐四年(1406)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巴彦县西北西集镇。后废。


即“亦马剌卫”。


猜你喜欢

  • 岐平镇

    北宋改岐平县置,属奉国县。即今四川苍溪县东北一百里岐坪镇。

  • 奎乡

    即今云南彝良县东南奎香苗族彝族乡。元于此置益良州。明于此置归化长官司。

  • 宋康郡

    南朝宋元嘉九年(432)以高凉郡西部置,属广州。治所在广化县(今广东阳西县东北)。南齐辖境相当今广东阳西县及电白县部分地。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废。南朝宋元嘉九年(432年)置,治广化县(今广东阳

  • 府谷县

    五代梁乾化元年 (911) 升府谷镇置,为府州治。治所在今陕西府谷县境。次年迁至留得人堡(今陕西府谷县城)。元属葭州。清属榆林府。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在陕西省东北端,东隔黄河与山

  • 两髻山

    在今山东平度市东北十三里。《方舆纪要》卷36平度州“大泽山”条下:两髻山“山椒并列,如绾双髻。现河出焉”。

  • 百劳墟

    亦作伯劳墟。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南伯劳镇。明嘉靖《钦州志》卷7灵山县:“伯劳埠在县治西八十里上东乡。”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灵山县图:西南有伯劳墟。

  • 甘松岭

    一名甘松山。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南(一说在今松潘县西北)。《隋书·地理志》:通轨县“有甘松山”。《新唐书·吐蕃传》:开元十九年(731),吐蕃请“互市于甘松岭。宰相裴光庭曰:‘甘松中国之阻,不如许赤岭”’

  • 媚丽居

    在今缅甸萨尔温江口毛淡棉对岸的比鲁君岛。一说应为墨吉即今缅甸丹老之对音。见清谢清高《海录》 “乌土” 条。

  • 高渚

    黄河津渡。在今河南孟津县西。《资治通鉴》: 南朝梁大通二年 (528) 三月,尔朱荣起兵晋阳,至河内,遣王相密入洛阳迎长乐王子攸。子攸“自高渚渡河。丁酉,会荣于河阳”。古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省孟津县西

  • 湘西县

    三国吴太平二年 (257) 置,属衡阳郡。治所在今湖南株洲县南。南朝宋为衡阳郡治。隋改名衡山县。古县名。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分湘南县置,以在湘水之西得名。治今湖南省株洲县南。属衡阳郡。南朝为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