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即石窟寺。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三十二里武周山上。上有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造像。其山最高处曰云冈,故称云冈石窟。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山西省大同市西16千米武周山南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千米。现存主要洞窟五十三个,造像五万一千余尊,为国内最大的石窟群之一。始凿于北魏和平元年(460年),大部完成于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之前,而造像工程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据《水经注·㶟水》记载,当时“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状,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壮观景象,前所未有。后世曾多次修缮,并增建佛寺,尤以辽、金两代规模最大。在中国三大石窟中,此窟以石雕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彩见称。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窟中雕有菩萨、力士、飞天、蟠龙、狮、虎、金翅鸟、植物纹样等,技艺独特,对以后隋唐艺术的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洞窟中以昙曜五窟开凿最早,气魄最雄伟。第五、第六窟和五华洞内容丰富,为云冈艺术的精华。东部、西部窟群大部属于晚期作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云 冈 石 窟


猜你喜欢

  • 新宾县

    ①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晏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后废。②1929年改兴京县置,属辽宁省。治所在新宾堡 (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1945年改属安东省。1949年属辽东省,1954年仍属辽

  • 即莘。又作姺或侁。在今山东曹县北十八里莘冢集。《史记·夏本纪》 《索隐》引《系本》:“鲧取有辛氏女。”

  • 多宝湾镇

    即今湖北天门市西八十八里多宝镇。旧属京山县,清雍正十二年(1734)移县丞驻此。民国初改设县佐。

  • 关东镇

    北宋置,属阌乡县。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阌乡西。以在潼关之东而名。古镇名。北宋置,在今河南省灵宝市阌乡西。以在潼关之东得名。当豫、陕交通要冲。《金史·地理志》:陕州灵宝县领关东镇。

  • 春秋周邑。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左传》: 昭公元年 (前541),“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古邑名。春秋属周。在今河南省登封市南。《左传》昭公元年(前541年):“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即此。

  • 鸾州

    亦作蛮州、銮州。唐置,为羁縻州,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北二十里。北宋废。元复置,属庆远南丹安抚司。明洪武初废。唐置羁縻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西北。为黔州所领羁縻州。辖境即今南丹县一带

  • 却非殿

    东汉雒阳城南宫的正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后汉书·光武纪》 载:建武元年(25),“车驾入洛阳,幸南宫却非殿,遂定都焉”。

  • 雉山

    ①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隋书·地理志》:吴郡乌程县 “有雉山”。《寰宇记》 卷94长兴县: 雉山 “在县北五里。高五百尺。《山墟名》 云: 以形类雉”。故名。唐置雉州,得名于此。②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千岛

  • 甘枣山

    即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南。《山海经·中山经》:“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共水出焉。”即此。

  • ①春秋齐地。在今山东沂源县西南。《春秋》:隐公六年(前717),“公会齐侯盟于艾”。杜注:“泰山牟县东南有艾山。”②春秋吴邑。在今江西修水县西司前乡龙岗坪。《左传》:哀公二十年(前475),“吴公子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