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习山
在今四川理县或小金县境。《资治通鉴》:唐贞观十九年(645),“右亲卫中郎将裴行方讨茂州叛羌黄郎弄,大破之,穷其余党,西至乞习山,临弱水而归”。
古山名。在今四川省茂县西南。唐贞观十九年(645年),裴行方讨茂州叛羌,西至此。
在今四川理县或小金县境。《资治通鉴》:唐贞观十九年(645),“右亲卫中郎将裴行方讨茂州叛羌黄郎弄,大破之,穷其余党,西至乞习山,临弱水而归”。
古山名。在今四川省茂县西南。唐贞观十九年(645年),裴行方讨茂州叛羌,西至此。
即今河南沈丘县东南四十里纸店镇。明设巡司于此。在河南省沈丘县东部。面积36.9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纸店,人口 3120。唐、宋时有造纸作坊和卖纸店铺,故名。1958年建公社,1983年
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后汉书· 光武帝纪》: 建武三年 (27),“冯异与赤眉战于崤底,大破之”。李贤注: “崤,山名; 底,阪也。一名嵚岑山,在今洛州永宁县西北。”
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北六十里草垛山村。《方舆纪要》 卷40河曲县: 草垛山堡 “宏治十五年置,万历二十三年及二十八年增修,周二里有奇。……堡势极孤悬,山谷错杂”。
即卜奎。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清史稿·地理志》 龙江府:“即齐齐哈尔, 旧曰卜魁。”即“卜奎”。
在今广东广州市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广州左卫“在府治北。又有广州右卫在左卫之西,俱洪武八年建”。
一作殷格池。即今青海天峻县西北与德令哈市交界处之哈拉湖。蒙古语意为 “黑海子”。《清史稿· 地理志》: 青海和硕特北右末旗有英额池,“池周一百五十余里,其水东南流,会于喀喇锡纳河”。
本肃慎,汉、晋时称为挹娄。《晋书·四夷传》: “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去夫余可六十日行。东滨大海,西接寇漫汗国,北极弱水。” 不咸山即今吉林长白山。时挹娄即分布在长白山北,松花江、黑龙江中下游,
即今安徽南陵县东青弋江西岸弋江镇。清光绪 《南陵小志》 卷1: 青弋江镇在 “县东三十里。东达郡治”。
一作七股尖。在今安徽绩溪县东三十里,南接歙县界。明弘治《徽州府志》:一山并列七峰,峭拔可爱,中一峰崇耸如阖门之状,常有云雾缭绕。
即和县猿人遗址。在今安徽和县西北陶店乡南汪家山北坡龙潭洞。1980年在此发现旧石器时代完好的猿人遗址,有猿人头盖骨一具,上臼齿四颗,左下颌骨一个,并发现粗陋的角器、骨器和火烧过的骨头、灰烬等遗迹。